“……”
两个女生的声音飘远,前面几句穿过透明门帘的罅隙传进来,落入正排队的人耳中。他们不由自主地瞥向坐在电脑前的男生,跟前后的朋友小声交谈。
于巍握着鼠标的长指收紧,还是瞒不住了吗?
老板坐在店里玩手机吃西瓜,耳边的窃窃私语声渐渐变大,以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他抬起头笑了声:“学校里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你们都在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
大家互相对看,面对老板的询问,语焉不详。
他们在私下再怎么议论无所谓,不可能搬到明面上、在当事人的眼皮子底下说,万一把人惹怒怎么办?
排队的人时而多时而少,忙到过了晚饭的时间点,于巍退下来,准备离开。
老板叫住他:“于巍,你过来一下。”
于巍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指和胳膊,抬步走到老板跟前。老板一直在店里,来来回回听到了一些关键字眼:“他们在说你?”
什么“罪犯”“杀人犯”之类的,他没听全,觉得有点吓人。
“不知道。”于巍贴着裤缝的一只手蜷缩。
老板以为他会说“不是”,他说“不知道”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老板嘶了一声:“我怎么听到有人提你的名字了?”…
于巍还是那一句:“不知道。”
老板见他这副样子也知道问不出什么,想他自打在店里兼职,从未出过差错,干活儿细致认真,也不偷懒,常常超出工作时间也没怨言。除了性子闷、话少,没别的问题。再说,打印店也不是个需要经常交流的工作。
于巍干得很好,老板没为难他,挥手让他走了。
于巍拿起椅子靠背上挂着的黑色书包,背在身后走出了打印店,往食堂的方向去,面色沉沉,如这说变就变的天。
一阵阵风吹来,他埋着头,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他好像一直活在阴影里,怎么会看见影子呢?
于巍没想到,这阵风会越刮越大,校园里竟然开了帖子专门讨论。
“连老说案”那个u主在解说案件时,找到了部分影像资料,罪犯穿着黄色的雨衣,他就称呼凶手为“老黄”,并未提到他的真实姓名。
有好事者顺藤摸瓜,在网上查到了一些与这个案子相关的更为详细的资料,在那些文字记录里,有的笔者把罪犯的名字写作“大光(化名)”,有的则称之为“于某”。
于某,姓于。
跟他们先前的猜测对上了!
打印店的那个于巍很有可能就是连环杀人案凶手的儿子。
世界上可以有巧合的事发生,但不可能这么多巧合撞到一起。
巧合一,两人长得七八分相似,眉眼那一块简直一模一样;巧合二,
罪犯被抓捕前有过老婆,两人生了一个儿子,年龄刚好能跟于巍对上;巧合三,他们两个都姓于。
还有那些所谓的知情者发散思维创造出来的巧合四:于巍那个人看起来很怪,不爱跟人打交道,甚至不喜欢跟人对视,总是低着头,偶尔还会自言自语,跟个疯子一样。
不管真的假的,有人说出来,就会有人相信。
一些学生会宣传部的干事对帖子里的内容产生过怀疑,他们的副部长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井井有条,会考虑到每个人,体贴又有耐心,怎么会像他们说的那样,有犯罪的基因。
别说这些事只是大家的推测,就算是真的,那也罪不及家人。别人犯的罪,跟他有什么关系?
可是,当一种声音喊到最大,其他的声音就会被湮没。他们想要替于巍解释,只会成为被质疑被攻击的对象。
事情闹得太大,何施燕走在路上都能听见有人提“于巍”的名字,回去跟正在画画的陆竽说:“你看咱们学校最热的那个帖子了吗?”
陆竽在细化画稿,没空聊天,嘴上随意应答:“什么帖子?”
三月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