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由于过分激动,突然头昏脑涨,一病不起,姬发和姜子牙等人严密封锁消息。</P>
紧急召见太医前来诊治 ,太医把过脉后道:“大王年老体弱,加上心情波动太大,所以有中风迹象,病情不容乐观,让姬发做好心理准备”。</P>
姬发随后下令,命虢仲,虢叔将周九师调进京都,加强丰镐的警戒。</P>
冬月,周文王姬昌病逝,姬发和姜子牙,姬旦,姬奭,姬高等人商议。</P>
周文王姬昌去世,自己害怕威望不够,无法震慑天下诸侯,决定秘不发丧,先将周文王姬昌装殓之后,秘密埋在沣都城西三十里的毕(现今陕西咸阳北毕原)。</P>
姬发暗地继位称王为周武王,但是名义上仍旧是太子,以姬昌有病为由,由姬发全权处理西周国事。</P>
姬发上台后,第一步就是调整领导班子。上面设置三公六卿五官制度,施行宗亲血脉任命制。</P>
他尊称姜子牙为尚父,官封太师,总览宗周军务,直辖周六师所有事务。下辖夏宫司马,冬宫司空。</P>
兼管周八师和周九师,全面负责宗周和丰镐城的安全事务。为宗周三公之首,史称“姜太公,太公望”。</P>
周武王任命弟弟姬旦为太傅兼职天官冢宰(丞相),下辖天官大宰,宫正,秋官司寇,士师,全面主管西周政务,司法刑律,宗室事务。为三公之一,史称“周公旦”。</P>
周武王任命堂兄弟姬奭为太保,下辖地官司徒和春官宗伯,全面管辖宗周的所有民生工程,军队后勤建设以及宗周对外外交事务。为三公之一,史称“召公奭”。</P>
任命姬高为秋官司寇,赐封地毕原,负责司法和刑律,史称“毕公高”,也是魏国的先祖。</P>
任命堂兄弟姬伯为夏官司马,赐封地荣(陕西西安荣县),主管周六师,史称“荣公”也是荣姓先祖。</P>
散宜生为大宰,主管政务。南宫适为大司马,主管军队。闳夭为军司马,太颠为小司马。辛甲为乡大夫,虢仲为大司寇,虢叔为大司徒。</P>
周武王姬发为了自己安全,特意让自己的小舅子虎贲,精选精壮之士 ,进行特殊训练,组织出历史上第一个特种兵 ,以虎贲的名字命名为“虎贲军”。</P>
虎贲军是独立单位,隶属周七师,实际上三公六卿和五官都没有管辖权,虎贲军只听取周武王一人命令。</P>
虎贲军都是虎贲亲自到各军中精选而来,善于奔跑,身体强壮高大,武艺超群。</P>
最终虎贲精选了三千多人的虎贲军,成为周武王姬发的御林军,主要负责周王已经王室成员的安全保障。</P>
周武王调整完各级官员,核心圈都是自己的宗室和外戚掌控 ,原先那些不是宗室的外人都已经调离核心圈,只能到二级三级部门基层为官。</P>
周武王继位第二年,自己总感觉自己没有文治武功,文治比不过先王姬昌,姬旦和姜子牙。</P>
武功比不过太颠,闳夭和姬奭,自己终日惶惶不安,惧怕自己无法胜任宗周的王。</P>
对于治国理念也是毫无章法,他害怕自己过分依赖众人,会被别人看不起,甚至架空自己,但是自己又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姬发矛盾重重,不知所措。</P>
这天姜子牙看到周武王满脸愁容,闷闷不乐,心说我这姑爷咋回事儿啊?</P>
早先他当太子的时候,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怎么自己做了大王,反倒是整日拉着脸,毫无喜悦之感。</P>
于是姜子牙偷偷找到周武王道:“我看大王整日闷闷不乐,到底是为了何事?不妨讲给微臣听听,说不定我能帮你排忧解难”。</P>
周武王欲言又止,急得姜子牙抓耳挠腮道:“哎呦喂!我的姑爷,你有啥事儿还信不过我吗?”。</P>
我是你老丈人,我闺女都嫁给你了,我姓姜,又不会抢你的王位,你还叽叽歪歪的。</P>
周武王无奈只好说出自己的想法,姜子牙听完后道。</P>
你这个问题先王早就料到了 ,你听说过先王当年出生时候,凤鸣西岐,玄鸟衔丹书的事儿吗?</P>
周武王道:“我曾经听母亲说过多次,只是没有见过丹书什么样,我询问父亲,他不置可否”。</P>
姜子牙道:“丹书就在宫中,因为丹书里面还记有上天赐给先王的治世良策”。</P>
里面详细讲解了为人君者,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平天下。</P>
因为丹书是神卷,里面都是不传的治国良方,所以不是宗周”君王没有资格查看。</P>
现如今您已经继位为宗周大王,当将此丹书传授给您 ,只是天书神卷,你需得敬神虔诚,斋戒沐浴,然后才能看这丹书。</P>
周武王听闻后大喜,于是说:“尚父,寡人这就斋戒沐浴三日,三天后我在王宫大殿跪迎丹书神卷”。</P>
姜子牙点头道:“好,大王谦恭仁慈,定能成就大业”。</P>
三日后,周武王结束斋戒,正式跪在王宫大殿里面,焚香静待丹书。</P>
姜太公和周公旦进来后,命人取来一个木匣子,姜太公拿出钥匙,打开盒子。</P>
取出来一卷绢帛,打开之后,上面用朱砂写着“昌,苍帝子,周兴,灭殷者,纣”。</P>
姜子牙道:“大王请看另一面”。</P>
周武王翻开丹书,后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P>
“凡为君者。敬畏胜怠忽,国必兴昌;怠忽胜敬畏,国必灭亡;公义胜私欲,事必顺从;私欲胜公义,事必逆凶。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P>
其中意思就是,作为君王,恭敬勤政就会胜过懈怠狂妄,国家就能够兴旺昌盛,反过来呢?贪图享乐,不听忠言良策就会亡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