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北齐|这姑娘她继母……(1 / 2)

半魂是什么玩意儿,姜云瑶是知道的。

她那位不知去哪里云游了的师父曾经说起过,人有三魂七魄,要是不小心散了半魂——尤其是命魂——那就会变得痴痴呆呆,像是脑子被烧坏了似的,直到命魂顺利归来为止。

换言之,就是姜云瑶自己是这姑娘的命魂。现在命魂回来了,姑娘(她)自然就正常了。

姜云瑶正琢磨着该怎么蒙混过去,忽然又听见那丫鬟说道:“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半魂呢?都是道士们糊弄愚夫愚妇们用的,莫说是郎君不信,就连奴婢这等略通了诗书的,也是万万不相信。所以后来,那游方道士就被郎君打出去了,连半点儿银钱都没给。”

姜云瑶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她仔仔细细地打量着那位丫鬟,粗眉大眼,身材高挑,像是做惯了力气活的。想来是因为这傻姑娘不好伺候,所以才派了个力气大的丫鬟过来服侍。丫鬟梳着双螺髻,身上的罗裙轻轻软软,不像是明清时代的服色,倒像是上古时候的衣裳。但到底是哪一个朝代,姜云瑶就看不出来了。

但是很明显,那丫鬟字字句句都是不信鬼神。

这世上不信鬼神的都有谁?

“子不语怪力乱神”嘛。

故而姜云瑶推测,自己身在的这户人家,必定是古时的世家大族,世代簪缨,将儒家学说传承得彻彻底底的那一种。而且很有可能,现在是在西汉之后的某一个朝代。因为唯有在西汉之后,儒家学说才彻底变得风行起来。

她心里有点儿怵。

毕竟自己最擅长的卜卦命理之言,在这个时代纯属三教九流,为世家所不喜。

姜云瑶暗暗告诫自己,日后千万要事事小心,别被人当成巫女一类给抓走了。片刻后丫鬟将她收拾整齐,又牵着她的手来到前堂,指着堂里正襟危坐的两个人道,那是老夫人,那是郎君,完全像是在教导一个稚龄幼儿,不厌其烦的重复了三五遍。

堂屋里坐着的那一男一女,男子大约五十岁上下,女子已经接近耄耋之龄,看起来应该是母子。姜云瑶暗想自己现在是个傻子,便走上前去,歪头望着他们,糯糯地唤了一声祖母、父亲。

老太太捶腿叹道:“二娘已然十六岁了,却依然不会行礼。”

中年男子侧过头劝慰她:“阿母莫急,二娘从小便神识混沌,还是慢慢地教罢。”

姜云瑶闻言,再次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暗想幸亏自己是个傻子,否则单是从礼仪和称呼上,自己就要彻底露馅了。但她转念一想,自己也不能一直当个傻子,便来到老夫人跟前,眼巴巴地瞅着她。

老夫人慈爱地笑笑,道:“阿瑶来这里坐。”

姜云瑶暗想,原来“自己”也叫阿瑶,却不知道姓什么?她又糯糯地应了声是,学着老夫人的样子,在榻上直挺挺地坐了。这种坐姿其实很考验功力,她只坐了片刻,心里便叫苦不迭。

老夫人轻轻咦了一声,道:“阿瑶今儿倒是精神好。”

姜云瑶微微仰起头,脸上现出一片懵懂和迷茫的神情。她知道自己忽然变“好”,定会让人感到惊世骇俗,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慢慢地好起来,才能不惹人生疑。

老夫人慈爱地笑笑,正待再说些什么,忽然间从外面冲进来一个家仆,急得满头大汗,火烧火燎地说道:“郎君、郎君不好了,突厥人打过来了。城门外的守军已经溃退,再过三两日,晋阳城就要破了!郎君还是带着老夫人夫人、和两位娘子,快些出城避难罢。再晚,就来不及了!”

他一面说,一面举着袖子抹汗,脸色急得通红。

中年男子霍然站起身来:“你说什么?!”

他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走,面上也显出了些焦急之色。突厥人向来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但每次一来必定会攻城掠池,带走全城的粮食和金银财帛才肯罢休。突厥人……突厥人……

“你到崔家去问问。”他吩咐道,“不管有什么消息,都要速速来禀报于我。”

家仆哎了一声,又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屋里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老夫人唤了刚刚的丫鬟进来,将姜云瑶带回屋里去了。姜云瑶有心想问问突厥人的事儿,但眼下自己是个傻子,就算是出声问了,想必也没有会回应她,遂怏怏地作罢了。

她被那位丫鬟带到屋子里,又像栓熊孩子一样,牢牢地栓了起来。

姜云瑶干瞪眼。

她望望自己腰间那根结实的绳子,又望望那道被栓紧的屋门,有些哭笑不得。想来是这姑娘平素喜欢乱跑,所以丫鬟们不在时,才会用绳子将她拴起来,怕她跑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