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后,迎来了渭城最期待的盛事——斗花会。</P>
长公主广发名帖,邀请渭城世家贵族闺秀、青年才俊共襄盛举。</P>
据说,太师大人也会携小国君出席。</P>
斗花会只有一个要求:凡入花会者,须携带自认为最好的一盆花入场。</P>
消息一经传出,便如投石入水,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渭城所有的花摊花房皆是人满为患,花草皆被抢购一空。更有甚者,不惜耗费重金从其他城池购入,快马加鞭送至渭城。</P>
考虑到人数问题,赵挽华思考一番后,决定将斗花场设在城郊的西区大营附近,由西区大营负责开辟出一个临时花场,供众人赏玩,并派精兵守护。</P>
斗花会这日。</P>
百花争妍,铺设百里花田,供人欣赏游玩。</P>
花团锦簇中,木栏折桥人头攒动,笑语和花香交织成画。</P>
两侧搭有巨大悬空看台,木柱上银帘白幔飘动,一侧青年才俊聚集于此举行雅集,吟诗作画,辩文舞剑;</P>
另一侧名门闺秀三五成群,寒暄闲聊,赏花踏青。</P>
赵挽华身穿黑色劲服,似墨玉流泉,面若映雪,举手投足间,尽显矜贵冷艳。</P>
混在人群中穿梭漫步。</P>
阿仪跟在她身旁。</P>
主仆二人停在了一处避阴竹亭。</P>
周边不时有游人经过,却无一人将眼前这位长公主认出。</P>
只因着赵挽华外貌出众,但举手投足间颇为不羁,忍不住多看几眼,皆以为只是哪家的武门贵女。</P>
没一个人会认为这便是长公主。</P>
问便是没见过穿黑衣的公主。</P>
凡带“公主”尊称,世人便只会以华服凤袍、百人仪仗的刻板印象联想之。</P>
“那位长公主怎地还没来?”</P>
“太师不也没来…”</P>
“不是说太师会带着小国君一起吗…”</P>
几个书生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与赵挽华主仆二人擦肩而过。</P>
赵挽华充耳不闻,反倒心血来潮地吩咐阿仪:</P>
“去拿几壶酒过来,美酒才能配这佳景。”</P>
阿仪点了点头。</P>
她一离开,赵挽华便跃上了高处的亭檐,闲坐吹风。</P>
以前赵国斗花会,拿来的都是珍稀品种,可谓乱花迷人眼。</P>
但赵国这一次,虽不致以前千芳百艳的盛景,但也让赵挽华生出些许怀念之情。</P>
欣赏了一会儿,没等来阿仪,倒等来一个不速之客,在底下冲赵挽华喊:</P>
“姑…姑娘!”</P>
赵挽华往下一看,原来是个熟人,扬眉道:“是你,小结巴?你这脸怎么回事?”</P>
“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姜逸尘摸了摸左睛上的青影,“嘶”了一声。</P>
谎言拙劣,一看就知是被人打的。</P>
赵挽华也不拆穿他,道:“你怎么来了?”</P>
“姜家收到长公主的名帖,家父建议我出来多见见世面。”</P>
赵挽华点点头,颇为认同道:</P>
“行,那你好好见世面。”</P>
姜逸尘仰着脑袋,问:“姑娘…也是受长公主邀请?”</P>
赵挽华想了一下,“算,是吧?”</P>
“姑娘…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姜逸尘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脸憨纯。</P>
赵挽华望着远处五颜六色的花田,不答反问,“这花好看吗?”</P>
“好看。但亭上视野广阔,看着应该更好看吧?”姜逸尘说着,满脸艳羡,“姑娘,你功夫真好。”</P>
然而此时,却有几道不太美妙的声音插了进来——</P>
“快来快来,看那个女人…居然上了亭顶,真是粗鄙!”</P>
“就是就是…真没规矩,也不知是哪家的闺秀…”</P>
“什么闺秀,我看呀,肯定是没有名帖的乡野村妇,也不知从哪混进来的?”</P>
几名女子从名门闺秀所处的看台走了下来,站在不远处的廊桥上,冲赵挽华指指点点。</P>
姜逸尘皱了皱眉,面容严肃地出声制止:“几位姑娘,恶意中伤她人,不该是大家闺秀作为,还请几位口下留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