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那日见他时,她觉得有几分熟悉,原来是【原身】跟他认识啊。</P>
可是【原身】与燕淮大婚后,一直长居于东宫之内,再不就是被幽闭在宫中。</P>
怎么会外出与男子相结识呢?</P>
尤其还是这般俊美无双的男子。</P>
男子不知道谢昭华心中的想法,虽然诧异谢昭华对自己的态度,但还是再说些什么。</P>
可谢昭华却怕聊出什么差错,推说有事,便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去。</P>
只留下男子一人停留在原地。</P>
跟以前天差地别的待遇,自然引起了叶明安的注意。</P>
跟在他身侧的小厮看了都有些担忧。</P>
“公子这可怎么办?”</P>
“我们如何向大人交代啊?”</P>
叶明安的眼神暗了暗,没说话。</P>
他回到家中时,父亲叶文开已经在正厅等着了。</P>
叶文开乃是江都刺史,多年前在外游历时,一夜春情有了叶明安。</P>
可当叶明安的母亲王氏去找时,却被挡在门外。</P>
后来见叶明安天资聪颖,叶文开才认下这个儿子。</P>
不过却并未将他接入府中,而是在外头弄了个院子养着。</P>
到现在王氏都还没有个名分。</P>
叶文开如今已年过四十,却容貌伟岸,能看出年轻时的风流倜傥。</P>
他见叶明安回来,立刻问。</P>
“如何?”</P>
叶明安摇摇头,站在屋内等着叶文开发泄怒火。</P>
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叶文开便将手中的茶盏打翻在地。</P>
王氏低呼一声,连忙道:“还不快跪下,你怎能惹你父亲生气!”</P>
打碎的茶盏渣子四溅,落在叶明安面前,叶明安神色淡漠地跪下,面色无喜无忧,淡淡道。</P>
“父亲息怒。”</P>
可叶开文如何息怒得下来,这可是【那位】交代下来的。</P>
他冷冷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叶明安,神色阴鸷道。</P>
“这是第二次。”</P>
“若是你再做不好,就不要再来见我!”</P>
他说罢,便盛怒离去,一刻也未曾停留。</P>
王氏见他走了,连忙上前扶着儿子,满脸担忧地问。</P>
“怎么会没成功呢?”</P>
“那太子妃之前分明……”王氏停顿一下,“定然是你这两次的装束不对,母亲再给你挑选几件衣裳。”</P>
可叶明安听到此话,却忽然拽住王氏的手。</P>
“母亲,我不去行不行?”</P>
王氏闻言大惊。</P>
“你怎么能不去呢?这可是你父亲安排的?你若是不去,你父亲会生气的。”</P>
可叶明安却淡淡道:“他生气又如何。”</P>
王氏没想到叶明安会这么说,听到这话忽然抓紧叶明安的手。</P>
“你怎么能这么说?若没有你父亲哪会有你今日,你忘了你读书都是你父亲出资的?”</P>
叶明安却冷笑一声,若非他天资聪颖,叶文开怎会资助他。</P>
王氏见叶明安不满,轻叹一口,拉着他宽慰道。</P>
“定是你接连失败灰心丧气了,娘再去给你选好看的衣服。”</P>
可这时,叶明安却忽然抬头,目光直视王氏。</P>
“母亲可曾想过,儿子并不想去。”</P>
“我如此打扮,与那些粉头戏子又有何分别?”</P>
温润的面孔上目光犀利,王氏被他逼退几分,不敢看他。</P>
“这都是你父亲安排的啊,母亲也没有办法。”</P>
“出嫁从夫,儿子也要听老子的,我们都得听你父亲的话才行。”</P>
“而且你父亲说了,只要你此事办成,便会把我们接进叶家。”</P>
提到叶家,王氏的语气中透露着几分兴奋。</P>
可叶明安听到,脸色却愈发阴郁。</P>
进叶家、进叶家!</P>
这样的话,他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次。</P>
他也愿意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去努力读书,努力成才。</P>
可这么多年,他早就累了。</P>
他抬头看向王氏,面色有几分认真。</P>
“叶夫人不是好相处的,就算进了又能如何?”</P>
“以儿子的能力足够养活我们娘俩,我们远走他乡好不好?”</P>
可一向温柔的王氏听了这话后,面色忽然有几分狰狞。</P>
“你在乱说什么?”</P>
“什么叶夫人不好相处?”</P>
“我们只有进了叶家才是正途,你好好完成你父亲交代的便罢。”</P>
叶明安冷眼看着变了脸色的母亲,言语中带了几分嘲弄。</P>
“勾引太子妃也算是正途?”</P>
王氏不妨他这么说,一时语塞,随后软了声调说。</P>
“儿啊,我们不能再让你父亲失望了,你得听你的父亲的话才行。”</P>
又是这样的话。</P>
叶明安沉下神色不再说话。</P>
王氏见叶明安不再反抗,才松了口气。</P>
她满脑子叶文开生气的样子,暗道今日失败定是因为衣服的问题。</P>
于是便嘟囔着往外走去,将叶明安一人留在正厅。</P>
可这时,原本低头的叶明安却忽然叫住王氏。</P>
“母亲,究竟是儿子重要还是进叶府重要?又或是父亲的喜乐重要?”</P>
王氏身子一僵,沉声道。</P>
“莫要想这些有的没的,早日达成你父亲交代的话才是正事。”</P>
叶明安闻言,忽然闭上眼睛。</P>
他恍若陷入无尽沼泽,再怎么呐喊挣扎都没有用。</P>
却不知今日与谢昭华见的这一面,已经传到了燕淮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