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赐婚安乐(1 / 2)

听到这话,苏定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这才落回了肚子里。</P>

*</P>

今日的冬至夜本应在太后处,可太后精神不好,最后还是在建崇帝那里办了起来。</P>

建崇帝年岁越大,就越发喜欢团聚。</P>

看着孩子们其乐融融地在一块,就让他想起曾经妻子也在的时候。</P>

那时元儿和昌儿已经长大些,冬日里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桌子前,脊背挺得笔直。</P>

而淮儿走路还不太顺畅,不知从哪弄来了他批奏折用的朱笔,胡乱地拽着他的龙袍写画。</P>

他和容娘的衣角上都是小小的手印和涂鸦。</P>

而安乐,就更小了,还在襁褓里吐泡泡呢。</P>

想到这里,建崇帝又看了一眼下座的孩子们。</P>

都长大了。</P>

他也老了。</P>

这样的场景应该没几回了。</P>

想到这儿,他又多看了一眼燕昌。</P>

若无意外,今年就是最后一次了。</P>

想到这会儿他百感交集,端起酒杯,提起今晚的第一杯酒。</P>

“昌儿,你此次回来,要多与淮儿走动,你们是亲兄弟,应当亲如手足。”</P>

“再者淮儿为太子,为君,而你为臣子,自当尽心辅佐,不可生出妄念。”</P>

这两句既有对他们兄弟情的期许,也有对燕昌的敲打之意。</P>

燕昌闻言,立即跪拜到大殿上。</P>

“儿臣自当如此,阿爹放心。”</P>

阿爹这个词,是只有容德皇后的孩子才能唤的。</P>

他这么轻轻一唤,自然将建崇帝的父子之情唤出,也不再苛责,而是笑着看向燕淮。</P>

“淮儿,你也当善待你的兄长。”</P>

燕淮闻言,看了一眼跪在大殿上的兄长,微微颔首:“自然如此。”</P>

谢昭华坐在燕淮身侧,看了眼坐得笔直的燕淮,又将目光移向跪在大殿上的燕昌。</P>

燕昌最会做的事情就是虚与委蛇,讨建崇帝欢心。</P>

因为他是建崇帝心爱女人的孩子,也因为他这副表面谦卑又懂事的样子。</P>

每每有多大的事情,建崇帝总能放下。</P>

给予他远超其他妃嫔皇子的宠爱。</P>

可许是因为长子燕元身为第一个孩子,天生就被给予无限希望和疼爱。</P>

而燕淮又是最小的儿子,还是建崇帝手把手带大的,格外多了些偏疼。</P>

夹在中间的燕昌,在三子中间似乎就有些普通了。</P>

再加上他幼年不在建崇帝身边长大。</P>

他总觉得与其他兄弟与建崇帝的亲密无间不同。</P>

因此他面对建崇帝,格外地多了些讨好,也最会揣摩建崇帝的心思。</P>

往往一句话,就能让建崇帝受用,也格外受到建崇帝的喜爱。</P>

燕昌又说两句讨人最喜欢的话,末了,不知怎的看了谢昭华一眼。</P>

安乐一直关注着他,似乎怕他又出什么幺蛾子。</P>

安乐便端起面前的酒杯,看向建崇帝道。</P>

“阿爹,乐儿敬您,愿父皇长命百岁,咱们一大家子,岁岁如今朝。”</P>

女儿青涩的声线在大殿上响起。</P>

建崇帝攥紧了自己的酒杯,伴随着女儿的祝福,他将酒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P>

辛辣的味道刺激着喉咙,也不知是怎么了,他视线变得有些模糊,过了几息才又恢复过来。</P>

女儿已经长大了,儿子们也成家了,燕淮更是一位合格的君王。</P>

他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P>

建崇帝看向安乐,眼里忽然浮现出笑意。</P>

安乐看着建崇帝,有些奇怪于他的反应,问。</P>

“阿爹这是怎么了?”</P>

面对女儿的疑惑,建崇帝眼中溢出笑意。</P>

“乐儿也长大了,今日阿爹与你阿兄在御书房商议,为你挑选了个合适的郎君。”</P>

“姓崔,名叫崔玉,是户部侍郎的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