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群臣请战,外邦使者怂了。(2 / 2)

“不愧是我大唐的太子。”</P>

“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得好。”</P>

突然,李二话锋一转,盯着李承乾问道。</P>

“太子,若是开战,你可愿意领军迎敌?”</P>

迎上李二锐利的目光,李承乾毫不畏惧得回答道。</P>

“儿臣愿意。”</P>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二很是高兴。</P>

“好。”</P>

“不愧是朕的太子,有胆魄。”</P>

对于李二的夸赞,李承乾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还有一种古怪的猜测。</P>

如果李二单纯得是要夸奖他刚刚在朝堂上说的那番话,要么是当面夸赞,要么就下一份旨意就好。</P>

不至于连同李靖这位兵马大将军也一块喊来。</P>

李二这么做,很有可能是别有目的。</P>

李承乾心里想着,却也没有发问,他知道李二肯定会说的。</P>

果然,还没等李承乾多想,李二在一阵欣喜之后,便看着眼前的李承乾说道。</P>

“朕决定,将你刚刚在朝堂上说的那番话发布檄文,大告天下。”</P>

“让我大唐的百姓们都知道,从今往后,我大唐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P>

“朕不仅要发布檄文告诉天下人,还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P>

李承乾神色一怔,心中的猜测愈发贴合了。</P>

“太子。”</P>

“儿臣在。”</P>

李二神色肃然得看着李承乾沉声道。</P>

“朕决定,命你统领东宫六卫率前往北境驻防戍边。”</P>

李承乾:.........。</P>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承乾是真的被惊到了。</P>

而且也恰如他心中所想的那样,李二是打算将太子守国门给贯彻到位。</P>

只是一次戍边就率领东宫六卫率未免有些多了。</P>

往常东宫六卫率麾下各府都有分组执行戍边任务,一般期限都是一个月左右就会换防一组。</P>

东宫六卫率分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每个卫率底下都有下设五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有府兵一千人左右。</P>

整个东宫六卫率的常备兵马大概在三万人左右。</P>

一次戍边就领着三万人,这特么出征打仗都足够了。</P>

光是这三万人往边境上一摆开,突厥绝对会以为唐军是要开战了。</P>

李二说完就看着李承乾,见他陷入沉思,还以为是没有思想准备,就开口宽慰道。</P>

“放心吧,前往北境戍边之前,朕会先让你的东宫六卫率在城郊外集结整顿一个月,由李靖辅助你一同练兵。”</P>

“太子,切莫让朕失望。”</P>

李承乾愣了一下,回过神来,知道李二是已经做好了决定,事情也没有转圆的余地,也就点头应承下来了。</P>

“儿臣领命。”</P>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守好大唐边疆。”</P>

这毕竟是他自己说出口的话,太子守国门,就只能硬着头皮顶上了。</P>

总不能这么快就打自己的脸吧?</P>

更何况李二还多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练兵,这或许就是将李靖召来的原因。</P>

毕竟李承乾还从来都没有行军生涯的经历,也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P>

要是贸然领着三万兵马去北境,李二自己也担心。</P>

李靖作为兵马大将军,可以说是戎马一生,经验丰富。</P>

有他辅助李承乾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就足以磨合军队的生活,也能够教会李承乾许多领兵作战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