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烂柯寺(1 / 2)

“我大乾不过九州三十六郡之地。”

“便有寺庙七百余,僧众数万之众?”

“如此算来一郡之地便有登记造册的寺庙十九座有余?”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低声念叨着,没有理会灵隐寺青灯方丈提出的条件和给出的筹码,反而细细思量着什么。

“殿下,天下信佛之人不在少数。”

青灯方丈眼下也没有弯弯绕绕说一些什么世人向善的话,反而十分中肯的开口道,说完后便目光灼灼的看向眼前的少年郎,此刻自己已经给出了最大的筹码。

“哦?”

“不在少数?”

少年郎暗自思量着,往日只知道前朝皇帝信佛者颇多,便是宫中也是多有贵人妃子吃斋念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长此以往下来境内寺庙遍地开花,可没想到已经到了如此程度。

要知道眼前的青灯和尚口中所说的寺庙仅仅在官府登记造册的部分,各地野庙算在一起不知凡几,僧众怕是不下百万之众。

“殿下,依前朝律,寺庙无劳役无兵役。”

“官府核实后名下田产不税!”

一旁的百晓生解释道,作为谍报司的头子,律法官文各路情报皆是有所了解,这些日子从江湖入朝堂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前朝制度放宽曾有郡守公然贩卖度牒,各地纷纷效仿,也是那时天下佛门最为兴盛之时,区区方寸之寺藏有度牒百十,乡野之间无数乡绅百姓将土地挂在寺庙之下,更有甚者卖儿卖女也要求上一份度牒!”

“名籍限局,必有凭由。”

“一纸度牒,免丁钱避徭役兵役!”

“民间素有一纸度牒,作价万钱之说!”

“天下大寺,名下田产不下千顷万亩!”

百晓生说完后默默退到身后,青灯方丈则是面色微变,作为大乾境内佛门之首自然也知道一些,可只是选择忽略,眼下被人扯开这层遮羞布,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实在有些难堪。

“这位大人言重了些!”

青灯方丈双手合十沉声道。

“不言重。”

百晓生笑了笑。

“对了,青灯方丈还有一点需要纠正一下。”

“灵隐寺封山五十年间官府登记造册的寺庙已有千余!”

“尼姑庵不下八百之众!”

刚刚退下的百晓生又是冷不丁的开口道。

“尼姑庵?”

少年郎眉头紧蹙,

两个月前会昌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其实这方世界的寺庙和上辈子无甚区别,而所谓的尼姑庵和暗妓也无甚区别,百姓卖儿入寺,卖女自然是入那尼姑庵。

“寺庙依山而建,尼姑庵依庙而建?”

百晓生句句诛心之言,

一旁的青灯方丈面色已经彻底阴沉下来。

“在下一事不解,还请方丈大师解惑。”

“天下有佛道两教,道观不过三百余座,大多清贫,甚至可说是青砖素瓦,两袖清风,而寺庙千余,大多富硕,富得流油,缘何?”

百晓生看清身前少年郎的神色后继续开口道,自己是江湖中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对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偏好,不过眼下既然殿下有意灭佛,自己的态度得表明,或许殿下并不在意天下人怎么看待此举,但是自己不行,必须处理好首尾,让殿下站在大义之名上。

“众所周知,寺庙所得皆是世人捐赠之物。”

“既是捐赠自然是心之所愿,”

“并非我佛门强取豪夺所来。”

青灯方丈无力的解释道。

“哦?”

“捐赠之物?”

“非亲非故又为何会捐赠?”

“难不成那些人的捐赠的钱财,”

“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百晓生眯着眼,手中的扇子打开轻轻摇晃着,有种说不出的云淡风轻,讲到底无论是辩才还是对人心的掌控自己的佼佼者,不然上辈子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搅动天下风云。

“因为世人甘愿凡世受苦,积德行善祈求转世有善报,又或是舍去皮囊入西方极乐世界,正如玄策大师一般向往超脱。”

青灯方丈看着地上盘腿而坐已经圆寂的玄策大师轻声道。

“这天底下哪有甘愿受苦的道理……”

少年郎出声道。

“他们原本处在门背面的阴影之中,见惯了黑暗,可门却裂开了一道缝隙,有一丝曙光照入,他们抓紧这丝曙光,迎着这丝曙光他们看到了光明,门的背后是佛光普照,那是西方极乐世界数之不尽的佛陀,道之不尽的祥和,享之不尽的福报,尝之不尽的乐意……”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推开那扇门。”

“可推开之前却还要忍受无边无际阴影黑暗。”

“你们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甘之如饴的去享受黑暗,以求来世的极乐,可谁有知道那一线曙光确是虚假的,推开那扇门后依旧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因为门的背后是死亡。”

“天底下哪里来的极乐世界?”

少年郎眼眸中一片清明,目光略过青灯方丈望着远处崖壁上那雕刻的眼前佛陀轻声念道,又好似质问出声。

“敢问方丈世间当真有佛国?”

少年郎往前迈步一步,

“存于心!”

“可曾见过?”

少年郎步步紧逼道。

“不曾见过。”

青灯和尚突兀的往后退了一步。

“本殿也不曾见过……”

少年郎轻笑一声,

“可……”

青灯方丈再欲开口。

“临安城斗酒诗百篇,于世人而言曾大梦一场听得仙人或低吟或浅唱诗词曲乐无数。”

少年郎闲庭漫步在青灯和尚左右,

“可谁又知道,本殿的梦是真的……”

少年郎的声音很低场中只有青灯方丈和那藏经阁的老僧听见,余下的燕十三和百晓生都是封住了六识,有些话他们听不得,也不愿去听。

“上辈子朝九晚五,庸庸碌碌。”

“本想着会无波无澜了此一生。”

少年郎自嘲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