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惊天(1 / 2)

丞相府的会客大厅内,古朴而庄重。</P>

李不予坐在正位之上,怀中抱着那只毛色洁白如雪的猫,它的眼睛半眯着,似乎在享受着主人的抚摸。</P>

大厅下方,坐着的是清一色的主和派官员,他们占据了朝中六成之多,此刻却齐聚一堂,气氛显得有些微妙。</P>

李不予的目光从白猫身上移开,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官员,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权威:“今日召集诸位同僚,李某确有一事相求。”</P>

吴边立刻表现出了应有的恭敬:“能为李丞相效劳,实为我等之荣幸。”</P>

李不予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再过几日,皇上便会宣布御驾亲征的决定。在此,我希望诸位能够与皇上站在同一阵线,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事。”</P>

御驾亲征四个字一出,如炸雷一般炸向了这些官员。</P>

官员们表情错愕,交头接耳议论纷纷。</P>

一官员道:“这……御驾亲征之事,是否应从长计议?”</P>

李不予道:“诸位放心,李某与皇上早已做好了万全之策。”</P>

另一官员道:“还望李大人将计策告知我们。”</P>

李不予道:“其实就是和辽国演一出戏罢了,意在平民愤,更关键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与辽国的关系。”</P>

又一官员谨慎问道:“这,与虎谋皮之事,还望李大人和皇上三思。”</P>

李不予道:“老虎也不过是为了吃口饭。我以和辽国通过气,战局上我们胜,朔州依然归他们所有,私下再多给他们一些钱财。他们自然是答应的。这一举,定当为玄朝多换来百年安定。”</P>

吴边恭敬道:“李大人英明,皇上圣明。”</P>

李不予微微一笑,目光中闪过一丝精明:“此一战我希望你们都能自荐,待回来时,各位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P>

在座的官员们相互对视,有的眼中露出了然之色,有的则是深深的思索。</P>

他们知道,李不予的这番话,不仅仅是一场战事的安排,更是一场关乎个人命运与朝政大局的博弈。</P>

在场官员交头接耳谈论了约莫一炷香时间。</P>

李不予也不打扰,只是低头默默抚摸着怀中的白猫。</P>

一炷香后。</P>

在场官员终于是统一了想法:只是陪皇上去演一出戏,回来便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真可谓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了。</P>

若不是真有万全之策,皇上真会御驾亲征?</P>

未必皇上还会自己把自己演进去不成?</P>

于是,吴边代表众位官员,作揖恭敬道:“我等愿支持皇上与李丞相的任何决策,愿为皇上和李丞相肝脑涂地,万死不辞。”</P>

李不予看向众官员,笑道:“玄朝有各位,当真是玄朝之福,皇上之福。”</P>

……</P>

另一日。</P>

金銮殿内,晨光透过琉璃瓦洒落,映照着文武群臣肃穆的面容。</P>

他们分列两行,如同深秋的树林,静谧而庄严。</P>

严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臣子们。</P>

等待中,大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直到严帝那沉稳而威严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北方边陲屡遭辽国侵扰,百姓流离失所,朕心如焚。故朕决定,立秋之际,亲率大军,讨伐辽寇。”</P>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百官中顿时掀起了波澜。</P>

杨风声如洪钟,却带着一丝忧虑:“皇上亲征,乃我玄朝之荣耀,然离立秋仅余月余,诸多战事准备,恳请皇上三思。”</P>

杨风是主战派,皇上御驾亲征他应该高兴才是。可此时却第一个出来反对。</P>

吴边声援道:“皇上亲征,彰显我朝决心,此乃百姓之幸,下官愿鞍前马后,共赴国难。”</P>

寇盟急切进言:“皇上英明,然秋日正是辽国兵强马壮之时,出征之事,宜深思熟虑,以策万全。”</P>

一时间,朝廷上的言论仿佛派别对调了一般,主战派变成了主和派,主和派变成了主战派。</P>

严帝的目光在群臣中逡巡,最终定格在李不予与公孙雄身上:“李丞相,公孙都督,尔等意下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