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见戚看庄[修](2 / 2)

用了午膳,王熙凤交代薛蟠小心一些不要给自己伯父找麻烦后就上了马车。她要去自己距离城边最近的庄子看看,路上正好用来休息一下。

庄子是优质的水稻田,她跟着庄头也是村长仔细看了看。眼下庄子里面生活不错,没有出现什么欺压的现象。这也得益于王家的管事每年过来,不过看着眼下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埂,王熙凤表情有些不好。她想到了集约化的大面积耕种,此时正是最好的田。没有必要将土地浪费在田埂上面。整齐规划,一起做才是正经的。可是如果跟佃户说这么做,怕是会引发一些不好的。

她指了指一边细碎的狭长的田垄:“那边怎么没有跟着旁边的合在一起?”

“回主子,那边都是额外开垦出来的,主要是用来种菜。是以前有些人家自家孩子多了,也就改成了田。”庄头看着那朵开垦出来的,心下有些打鼓。实际上这些多开垦出来的,也算是人家的地。但是这些年,念着村里的老幼他倒是没有收这份租子。

王熙凤站在道路上,看着已经准备春耕的田地心下坐着打算。村长看着是个老实忠厚的,也是王家跟着的老人了。她一边慢慢走一边询问:“你说,这一方田需要几个人?多少牛力?”

“六方田,要一头牛力。基本上,一方田春耕的时候最少三个人,最好的是五个人。”他们没有说亩,此时的稻田都是一亩地为一方。若是有的农户没有资本经营大方,就将一个大方分成十份,就成为分田。但是作为庄户,尤其是老旧的庄子农户大多数都是几代经营的。鲜少有经营不了一方地的。

王熙凤算了一下,她眼下这有一百方大田加上一些小碎分。刚刚来的时候,村长就说了眼下村子里年轻老壮力并不足。到了春耕夏收和秋收的时候,都是需要从外面雇人的。给了工钱和饭食,倒也是好事。

“前些年闹了疫病的多,这两年这人上就有些青黄不接的。还有人绝了户的,眼看着这田怕是日后也耕不下去了。细细算算,现在老幼劳力都算上,都不足百人。若是奶奶不来,我怕是也要过两日让我儿子进京的。这若是不再招收新的农户,怕是很多地都要慌了。这么好的天地,若是荒了就可惜了。”老村长看着眼前的稻田,很是感慨。

“现在有多少劳力?”王熙凤闻言,心下有些惊。当年就是因为说是地荒了没的人种,才跟人换了京城的。后来分了小的,当了礼。只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回事。

“满打满算,就是算上婆娘们也只有不足四十人的。这可是满打满算,一百五十亩的地。”

“嗯!”王熙凤点了点头,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这片地。整片的平原,中间的道路修的夯实的很。就是马车走上去,也不是很摇晃。她踩了踩,只是怕下雨的时候会有些泥滑了。眼下她手头可以用的活钱算上压箱底的,一共接近十万两。

她走的有些累了,回到村长的院子,看着他们的房子。周围的农户人家的房子,都盖的还算不错。大多数都是木制结构的,不够放火。用了泥土,怕是泥瓦匠的钱也不够用的。眼下做了庄户,就是给的利再多,但是税上面也是很苛刻的。加上商人逐利,就是卖粮怕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价钱。这个国家自古对农虽然抬得比商高,但是待遇却并不怎样。

村长的儿媳妇端了两碗粗茶过来,她腼腆的笑着:“主家奶奶,这是俺们家自己制的茶。都是嫩芽……”

王熙凤看着她笑得腼腆,抿唇低头拿起茶碗吹了一下上面的茶叶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四溢虽然有些粗但是却不为是好茶。她点了点头,在她对面坐着的村长很是忐忑。毕竟这小姑娘怎么看都是自家的主家,这不管怎么说万一自己这管的不好或者追究过来,怕也是祸事。

润了润喉,王熙凤看着老村长:“眼下看着天也不够了,我只问一些详细的。您单管说,我回去合计一下。毕竟我不是只有您这儿一个庄子,明儿要去走亲戚。过几天要把这附近的都走一圈,回头我再跟您合计一下。首先,今年各家的存粮可是够?税钱上头,可是有难处?”

“这倒是没有,说起来那场病疫说是灾现在看来倒也是幸。我们庄子到底比旁的好,至少当年疫病的时候,经里面管家奶奶给了药钱还给配了大夫,损失少了一些。左右两个都是百亩的,不知道奶奶来的时候看了没。都荒了。”

“这边地都是一年两耕?”王熙凤点了点头:“两边都是谁家的田地?跟着京里可有关系?”这两边都是平原,若是能够大规模的种植作业,可是好事。只怕是对方若是京里的,会狮子大开口。

“这两年天冷的早,也就两耕了。早些年天冷的短,三耕也是有的。”村长想了想道:“谁家的地是不清楚,只是听说姑娘嫁人后成了嫁妆。只是不知道那姑娘到底嫁给了谁家,荒了有些年景了。老人庄户的都走光了,说怕是过不了两年就要废了。”

王熙凤闻言,听了心头有些发紧。眼下这片地是伯母出嫁前给她的陪嫁,也说了自己母亲嫁妆地的关系。因为管事的是母亲的陪嫁,伯母不好干涉也不是很清楚。她琢磨着,这事情里面怕是有文章。毕竟眼下金陵的地,不是四大家族的就是一些富绅的。富绅所有到底是少的,母亲那种三百多亩的大地也是外祖家中百年以上的积累。再想那林之孝家的最后跟平儿之间的关系,她越发的肯定这里头有她不知道的猫腻。

她点点头:“这边比较起苏杭来说,种桑养蚕的多吗?”

“不多,这里到底是冬天冷了些,不如那边的热乎。蚕在这边冬天不好过。”

“那么……”王熙凤看了看不远处的鸡:“眼下这些房子的地,也是在我的田地里面还是额外的?”

老村长听到她这么问,心里咯噔一下。这劳力不多农田大,这怕是要撵人?他忐忑的说道:“这都是当初招农户的时候,额外给的地。若是算上,也是。只是那样,主子家的地怕是要加上一些的。”

“这么吧……您先把这个做了,我每家每户给三十两银子。我看了这片地和后面的那片,咱们重新把地和水渠什么的修一遍。开上两三个塘子,一方面蓄水另一方面也可以养些鱼苗什么的。另选一个背山的,我看那边靠着山的就不错。重新建宅子。”王熙凤指着背面的,那山也是她的。只是不算在耕地上,加上这边的山头树木从生的。若是好加保护也是不错,她看得出来若是外面的荒地都是她的那么就更好动手了。若是不是,怕还得另做打算。

“建宅子?”老村长很是疑惑,他一时间搞不懂这女娃想写什么。

“对!”王熙凤点点头,她用手指沾了茶水在石桌上一边画一边说:“您看,这山在北面,我们位于城东。田地再远了就是东门官道,眼下住在这里看着是距离城近了,但是却将田地分开了不少。眼下人少,这地住着也是宽敞。可日后必然是要添加人口的,若是人多了该如何?再者,这吃水是要打井的。眼下我看着都是靠着从山上过来的水吃,怕也不是好的。不若搬到山跟前,这地又用不上什么好水。好水是给人吃的不是?找了山野先生,好好作弄作弄。我这边许了诺,用青砖盖大房,只求着老长者看着点,每户一方的房子。用青砖铺地,弄伤下水和过水,用陶瓷管子埋得深点,这样到了冬天也是有水吃的。山上盖个水流塔子,您看可成?”

听着王熙凤的话,老村长皱着脸:“这可要花多少钱啊!”

“用不了多少,横竖就是千百两的银子。我们前前后后的,盖上二百方的房子,将路铺好。找了苏杭的烧陶的弄了陶半罐子垫底,弄伤好的水渠日后还怕没得粮食收不成?只要不出蝗灾,我看就成。”王熙凤说的恳切,老村长听了听:“每户十五两就够,横竖也就是今年的春耕赶不上多少了。南边的地是不碍事的横竖,还能种些。”

“这就算了,横竖的我们都是要把事情办好。再说了,这眼看着要弄房子平地的,人工也好、帮手也好,就算是提前支的工钱了。毕竟这弄房子水渠的,总是要有看工的。光是让那些工头来做,说不定会偷懒误工的。你要知道,我是随我相公来这边参加科考顺便拜访名师的。过了这个月,就要去扬州,怕是要在哪里住上很长一段日子了。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儿您得了空就喊上人丈量一下一共多少地,然后派人给我送个信儿。”

王熙凤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招呼秋菊:“明儿让杨怀跟村长联系,这天也不早了得赶在成门关之前回去。”

秋菊点点头扶着王熙凤起身,老村长跟在后头连连点头,对于眼前这个女娃想的,他觉得是好事。可是主家讨了这么多银钱,这日后的分成该如何算?怕是,有些筹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