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返工(1 / 2)

数攻 山樵守护者 1067 字 11个月前

数十年以来,“施米惠”公司致力于主控芯片研发可谓一路艰辛。

从童禺瑶父亲那一辈儿算起,前前后后,“施米惠”公司不知更换了多少个研发团队,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之后,犹如扔进无底洞,始终也没能搞出一件象样的样品。

对此,童禺瑶并不气馁,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不是“施米惠”自身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芯片研发技术难度过高,其它超级公司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还不如“施米惠”呢!

也就是说,大家一直都是会考不及格的结果,但是,“施米惠”一直维持在55分以上,而其它公司时而50多分,时而干脆直降到30多分。

偶尔,“施米惠”公司还能达到惊人的57分分数线。

虽说还是不及格,童禺瑶已经非常欣慰了。

童禺瑶主事之后,深深意识到走马灯似地换人换思路换设计架构可能是种误区,于是,童禺瑶开始留意那些综合素质比较均衡、性格比较稳定、行事很有韧性的科研骨干。

后来,童禺瑶选中一位姓曹的博士,50多岁,北歧理工大学亚斯科学院教授出身,出于个人生活理想考虑,下海经商也有好几年了。

自从曹博士担任“施米惠”公司主控芯片项目组组长之后,相关的科研业务得以迅速发展,模拟级的主控芯片技术很快就发展得非常成熟了,部分高精尖样品甚至已经达到商用标准了。

在此之后,该项目组不管更换谁,曹博士始终稳居组长位置,从不调整。

三年前,童禺瑶的父亲在海外发现一位奇才,西歧市人,姓刘,双博士学位,四十出头的年纪,对于芯片研发自有一套猜到的理解和科研实践。

于是,童禺瑶的父亲不惜重金将其聘请到“施米惠”公司参与主控芯片研发业务。

慢慢地,童禺瑶发现,刘博士与曹博士在业务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刘博士更倾向数字化架构设计。

童禺瑶从中协调了好久,两位博士终于达成共识:相互成就,不拒绝对方更有说服力的科研成果。

如此一来,那块主控芯片的研发方向渐渐调整为混合型方案。

不承想,夏晓数检测半天,一眼就识破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

“那怎么办?推倒重来吗?”说着话,童禺瑶不由地皱了皱眉。

“那倒不用,不过,这块芯片原本不需要承载的相关功能得考虑剪切一二了,如有特殊需要,完全可以采用成本极低的数字模块儿予以替代。”夏晓数笑着解释道,

“是吗?我们给这块主控芯片来个大瘦身?然后再重新封装?”童禺瑶惊讶地问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夏晓数笑着回复道。

“好是好,这就算是升级换代了啊!不过,这又得等多少年啊?”说到这里,童禺瑶那双秀目闪过几分极度失望的神色。

“两周左右即可。”夏晓数随口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