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1 / 2)

戏明 春溪笛晓 1763 字 4个月前

接下来文哥儿都待在家里没出门,连翰林院都没去,专心陪着家中两老以及底下的弟弟妹妹玩儿。

地震过了两日,金生才从家中回来。

文哥儿从他嘴里知道城外的情况果然更糟糕,新建的房舍还好,老旧的茅屋泥房那是一震就倒。

他们家也倒了两间房,二叔想把书救出来,跑晚了,腿被倒下来的书架压伤了,家里一通忙乱。

他们回去时正好听到他二婶嚎哭得那叫一个大声,整村人都被她哭得心里难受。

好在大夫说腿能救回来,不然腿瘸了那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金生母子俩在家里帮了两天忙,上下齐心把家里收拾停妥了,还帮着老太太腊了三只被压死的鸡,才给家里留下钱银回城来。

近来天气这样冷,他们家这种挤挤还能住下人等重建的还好,那些家里全倒了无处可去的人家可就遭殃了,也不知有没有亲友邻里愿意收留他们。

不幸中的万幸也正是隆冬腊月大家都备足了粮,地里的粮食也早就收完了,要不然这么冷的天还要饿肚子,可真叫人不知该如何应对好。

文哥儿听了金生转述的情况,想起冬至才去过的那个农家小院。

对于小老百姓来说,几间屋子几亩田,便是他们一辈子的安身立命之所。但凡来点天灾人祸把这点东西夺走,对他们来说都无异于灭顶之灾。

金生见文哥儿面带忧虑,反过来劝慰道:“祖母本就有心把那两处破落旧屋改成亮堂些的瓦房,这次正好可以下定决心把它拆了重建。”

其实这次是不想拆也得拆,老房子倒得老吓人了。

还好他们家大部分房子都是几代人攒钱建起来的砖瓦房,不然可能根本扛不住这轮地龙翻身。

金生二叔伤了腿,家里又塌了两间老房子,方方面面都得花钱,金生便把钱都留下了。他和文哥儿交待了钱的去处,又保证道:“我会把钱还少爷的。”

文哥儿倒也没说“不用还了”之类的客气话,只说道:“不着急,慢慢来就好,反正也我没什么要用钱的地方。”

他就是单纯兴致来了爱把钱拿出来数一数,平时是真的没处花钱。

金生点点头,嘴上没说什么,平时却愈发寸步不离地跟着文哥儿,每每文哥儿还没说要什么,他就直接给文哥儿递上了,照料起文哥儿来不可谓不尽心。

这样他也还觉得不够。

因为文哥儿和一般小孩儿不一样,文哥儿真正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并不多,顶多只是出去别人家做客时需要他们跟紧些罢了。

文哥儿更多的还是带着他读书。

算下来还是他白赚了接触这么多书和这么多好老师的机会。

金生夜里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只有把书读好,争取能跟着文哥儿考个功名,努力成为文哥儿的左右臂膀。

那样才能对得起文哥儿对他的许多的好以及给他的许多的机会。

小孩儿还算是比较安宁的。

这个腊月文武百官都忙翻了,都忙着跟进这次地震引发的诸多变故。

连王华这个翰林官都是早出晚归。

等王华肉眼可见地闲了下来,文哥儿才缠着王华问起朝中的事。

京畿地震倒是还好。

别处救灾还可以仗着天高皇帝远弄虚作假,变着法儿从中捞钱,京畿一带可是天子脚下,谁敢乱来可是要掉脑袋的。

朝中上下一心的情况下,安排赈灾事宜来可不都要多迅速有多迅速、要多尽心有多尽心吗?

办正经事的同时,朝中诸臣还轮流递了一轮辞呈。

尤其是内阁几位阁老以及六部诸位长官,全都争先上表说“最近这些灾异都怪我厚颜无耻地占着现在记的位置,您把我撤了吧”。

这可是古代官场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三辞三让”。

比如上头给升职时你得上书表示“我不配我不要”,来回推辞个几次才接受。

再比如官员辞职的时候上头必须再三挽留。

哪怕真的要批准官员致仕回老家,也得来回走几次挽留流程,做足了不舍的姿态才忍痛把人放走。

要是你一辞职皇帝就批准,说明皇帝对你已经很不满了!

当初王恕就曾经对着宪宗皇帝辞职好几次,有次宪宗皇帝实在不耐烦了,“不经意”地往他辞呈上批了个同意。

王恕只得怀揣着满心愤懑卷铺盖回家去,直至朱祐樘登基才被请回来坐镇吏部。

现在能身居高位的,一个两个写乞避位奏疏的经验都不少,写起这玩意来简直不要太熟练。

个个都排在刘吉后面及时递上词藻优美、语句工整的完美奏疏,争取不做最后一个交卷的人。

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一起表示要引咎避位,朱祐樘肯定是不能批的。

相反,他还要诚挚地对他们进行挽留。

毕竟要是一下子少这么多人,朝廷还怎么运转下去?

更何况他们站出来引咎避位,也是替他这个皇帝挡刀了。

要是刘吉他们不争相把这场灾异揽到自己身上,那别人就要说朱祐樘这个皇帝是不是德不配位?

你看人宪宗皇帝好几年不爱上朝,大明都还一直风调雨顺,怎么轮到你就这里旱灾那里洪灾,连京师都来了个地龙翻身?

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他一个都不能让他们走!

朱祐樘费了颇多口舌,才算是把递了乞避位奏疏的老臣们都慰留了一遍。

文哥儿听他爹讲完朝中这场浩大而精彩的集体表演,不由关心地问:“丘尚书也上书了吗?”

王华的表情顿时有点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