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 章(【弘治二十一年(八)】...)(2 / 2)

戏明 春溪笛晓 1803 字 6个月前

忙忙碌碌地来到十一月初,黄半街筹备的养吾堂终于开业了,王守文一大早就喊上昔娘过去叹早茶。

广东话里的叹有“慢慢享受”的意思,所以广东的早茶精髓就是慢慢吃慢慢喝,几笼点心一壶茶,足够消磨大半个早上,非常适合三五亲朋聚会或者退休老人消磨时间。

广州城一直整个广东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就算是在大明朝也最不缺有钱有闲的人,这样的茶楼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王守文带着自己的老饕下属们过去支持养吾堂的开业仪式。

黄半街非常会做人,直接给他们免了今天的单。

既然人黄半街坐拥半条街,王守文就不跟他客气了,愉快地点了许多自己想吃的茶点尝鲜。

这时候叹早茶的另一个妙处也体现出来了,这些茶点一笼也就三五个,只要同桌的人足够多,点个十几二十笼也能轻松消灭。

只要你多约几个亲朋好友出来聊天吃茶,就可以享受足够多品种的粥店!

王守文一向是最爱热闹的,这次自然也是高朋满座吃得老尽兴。

饭桌上王守文还跟老饕们聊了聊广东文教事业的短板,咱看看隔壁福建,同样是沿海地区,他们印刷业就非常发达,江南一带就更不用说了,花样多得数不清。

咱广东刻书业不发达,真是令人痛心啊!

这些年朝廷放宽了印刷物管制,而且还延续了开国初那一系列的印刷业优惠政策,搞刻书行业连税都能少征些。

这样的好行业广东居然发展不起来,谁听了不扼腕叹息!

如果有人有往这个行业发展的意向,他可以为他们牵线搭桥,派人组团前往江南学习刻印技术。当然,如果有人有福建那边的门路,也可以自行安排人手过去学习。

我们广东人自己的孩子,怎么可以没有广东自己印的书!

在座的不乏黄半街这样的富贵闲人,听了王守文的提议之后不少人马上就心动了。他们手头不缺钱,若是有官方安排船只带匠人过去对点学技术,这一行肯定能干啊!

创新技术人家可能不会给,基础印刷技术还是可以传授给咱的,两边隔这么远又构成不了竞争关系。

还有啊,也可以过去看看江南那边蓬勃发展的玉米产业,考虑要不要从西北选购育种基地精心培育的玉米种子。

大广东怎么可以没有排骨玉米汤!

开春咱就来一次广东和江南地区的产业交流会吧,只要你们报个名单上来,我这就写信和南直隶那边沟通!

黄半街首先响应:“我儿子也大了,该出去锻炼锻炼了,总不能学我收一辈子租。”

其他人也陆续表示会派家中子弟领队参与这次交流会。

王守文当场让张必书把报名的人都记下来。

接下来陆续有人找上门来报名参加王守文组织的交流会。

王守文紧锣密鼓地写信到南直隶那边商议此事。

这一来一去挺费时间,王守文也没太着急,入了腊月就开始带着人去了解各地年俗风情,并且把新社内部时文集子分享给各州县的读书人,让广东考生也了解一下外省前辈或者外省未来竞争对手的实力。

也就是在这时候,王守文收到京师的来信,说是王守仁自请去贵州,事情已经定下来了,气得他爹都吃不下饭了,要他写信回去劝劝。

王守文:?????

什么?

怎么回事?

他哥去贵州干嘛?

王守文一脸懵逼。

还是拆到他哥的来信,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事首先他得背一点锅,因为他整天写信回京时说自己在广东浪得有多开心,引燃了王守仁自少年起就想出去闯荡的心,王守仁彻底待不住了!

贵州那边形势比广东更复杂,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王守仁觉得那儿特别适合自己发挥。等他掌握了十几种少数民族的语言,难道不比只会广东话的王小文牛逼多了?!

王守文:?????

他哥这是哪里来的胜负欲?

当然,他哥也没把锅全推到他身上。末了又表示他最近有种强烈的感觉,觉得自己应该去贵州一趟,那里兴许有他一直追寻的东西。

物理化学虽然很有用,但终归不是他内心深处的追求,他得实地去贵州一趟确认一番。

也许他要找寻的一切会在他做少数民族群众思想建设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即使最后没能成功得到那个答案,如果能顺利完成贵州的改土归流工作、解决困扰朝廷多年的土司动乱问题,应当也是名留青史的大功一件!

这说法简直玄之又玄。

王守文读完信后感觉这应该是他哥开始进入成圣副本。

这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冲鸭,圣人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