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过后,青石城的百姓仍然是日出则作、日落而息,其中手头银两宽泛的,会带着家人,出没在街市,走走看看,买些廉价的吃食,买点不值钱的饰品挂在家里。
从居巢书院下山,自桃夭山往青石城走。
路上有那刚从田地里扛着锄头,蹒跚回家的农夫、农妇,相当一些人,身边带着孩童,孩童不知疲倦为何物,嬉笑吵闹,脑袋上戴着自己编织的花环,一遍又一遍问父母,好不好看。
脾气性格好的父母,夸赞孩子,就算脸上顶着嵌入骨子里的疲惫。
脾气不好的父母,累的快要挪不动脚了,怒斥孩童老实一些,回家吃饭后不要乱跑,老老实实的休息,明日还有数不清的农活在等着他们。
赵阙感慨十分:“先生就算将学费压到了特别少的地步,仍旧是有太多的孩子,上不起书院。”
李木槿把他以前的说过的话,复述一次:“单单是为了活着,便耗光了精力,哪还有其他心思,想着吃饱穿暖之外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讲,俱是无关紧要、不足轻重。”
“你说,未来某一天,天下的孩子都可以上得起学,百姓不再为吃饱穿暖而烦恼,人人有良善,人人讲德行,那该是何等的天下风貌?圣人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行,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
不待赵阙说完,李木槿插嘴补充道:“是谓大同。”
赵阙哈哈大笑:“是啊,天下大同,本应是读书人至为崇高的理想,瞧瞧眼下的大多数读书人,达则独善其身,穷则皓首穷经,希冀读书读到飞黄腾达,将一肚子的圣贤学问、经纶济世卖于帝王家。”
“您都说了,只是一部分。”
“因为我与吕清臣一样,心如死灰,对天下失望的很。”
漫步在官道,青石城气派却长了青苔的城墙,余光下泛着青灰的色泽。
赵阙忽然停下脚步,李木槿稍后亦是,两人看向身后的某个方向,那里真气四溢,天地灵气紊乱,有高手在大战,且是半山三境的大高手。
李木槿苦恼道:“我还以为半山三境的武夫,很稀罕,江湖上没有多少这样的高手,来到青石城发现,半山三境的武夫真不值钱。”
赵阙拍了拍她的小脑袋:“谁曾想到,青石城居然成了漩涡了,前礼部左侍郎的女儿谢葵,一个人引来多少高手?说到这里,我倒是奇怪了,朝廷的鹰犬到此,情有可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江湖人?他们来凑什么热闹?”
李木槿挠挠脑袋,对此也不甚明了:“让云雀继续查?”
“无所谓,先让云雀守在各处要道吧,反正他们的目标是谢葵,她到了青石城,一切便水落石出了。”
朱衣袖和段锦,两位锦衣娘,在余平的府上说了不少真话,但是真话有多真,是否有隐瞒,是不是关键的真话里,掺杂了假话,就不得而知了。
就像是两人并没有解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江湖人,闻风而动,聚在青石城。
此点,仿佛在她们说的时候,全都归于谢之维死谏于朝堂,但是,江湖人可不管你是不是礼部左侍郎,死因是不是为了天下百姓直斥昏君,江湖武林有自己的一套行事规矩,礼部可代表不了他们。
眼下的事情,则是看看到底谁在那里打斗。
任何一位“人间半仙”,对于江湖,都是重要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
“过去看看?”李木槿问道。
赵阙点点头。
打斗的地方,离他们有相当一段路程。
离着越近,赵阙所感受到的当中一股气息,便越为熟悉。
竟是红衣红鞋背着红缨枪,脸上涂抹着廉价脂粉的李子姑娘。
而另一股气息,阴鸷邪毒,似乎阴暗角落里趴伏的毒蝎子。
“是她。”赵阙纳闷。
李子姑娘与何人,在城外打斗?
打斗产生的狂暴凌乱气息,令人吃惊,仿佛必须有一方落败身死,才能善罢甘休。
从官道走进稀稀落落的林子,再行一刻多钟的时间。
赵阙便看到了,一袭红衣的李子姑娘,枪出如龙,红缨枪上的红穗,血光冲天,似乎要照亮昏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