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边关急报(1 / 2)

房遗爱这货为了讨高阳欢喜,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买来的一首诗。</P>

杜荷信心满满说道:“仪儿放心吧,在盗诗方面,没人比得过你相公。”</P>

“什么盗诗,不是现场作诗吗?”</P>

李仪嘟着嘴,满脸疑惑说道。</P>

相公好不正经,又在胡说八道。</P>

“呃呃,一时失言。”杜荷尴尬一笑,随后轻轻握着她的柔荑,胜券在握说道:“仪儿你把心放肚子里,相公我一定不会输。”</P>

盗诗听起来确实不够高端,读书人怎么能用盗字来形容呢?</P>

那应该叫借来一用。</P>

换了一个说法,听起来果然舒服了不少,也高雅了一些。</P>

...</P>

时间悄然而逝,转眼已到七月。</P>

随着李承乾和李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他们手下的一众党羽也老实起来。</P>

没有针锋相对互相挑刺的争斗,朝廷内一团和气。</P>

倏然,一道厉喝划破平静的长安,瞬间引起巨大的轰动。</P>

“八百里急报!”</P>

“让开,快让开!”</P>

朱雀大街上,八名披甲的唐军士卒,骑着快马一路疾驰。</P>

骑马的甲士大吼连连,提醒路中间的行人躲避。</P>

和杜荷在长安城纵马的行为不同。</P>

八百里加急的士兵,是可以在长安城内纵马的,而且百姓在路上被撞翻,最后受罚的也是百姓。</P>

贻误战机之罪别说平民,官吏都遭受不住。</P>

“大家快避让!”</P>

大街上的百姓慌忙向两侧躲避,丝毫不敢挡在路上。</P>

等骑兵火速离开后,大街上的百姓脸上带着好奇之色,纷纷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P>

“很久没有八百里急报,难不成又有异族犯边?”</P>

“我看多半是这样,不然小事情也不至于八百里急报。”</P>

“又要打仗了吗?”</P>

“安稳和平的日子没有享受几年,又开始频繁战争。”</P>

“哎,到头来苦的都是我们老百姓。”</P>

在场的百姓议论纷纷,从他们的言语可听出,百姓们对战争极度厌烦。</P>

一个嘴角有一颗大痣的中年女子,她扯开大嗓门说道。</P>

“谁说不是,我邻居家的两个瓜娃子,一个死在吐蕃,一个死在东突厥。”</P>

“现在就剩一个寡母待在家里,以后死了都没人送终。”</P>

听到中年女子的话,周边的人纷纷沉默。</P>

这不是个例,大唐很多家庭都是这样。</P>

他们这群人也一样,家中也有不少男儿牺牲在战场。</P>

在传令兵进皇宫不久,李世民连派十几个内侍省的人出宫。</P>

很快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李靖、兵部尚书李绩、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一众文臣武将,全都神色匆匆地走进皇宫。</P>

两仪殿内。</P>

文臣武将分列左右坐下,他们手里传阅着一份军报。</P>

此刻除了呼吸声,听不到丝毫的杂音。</P>

气氛极其严肃。</P>

等军报都传阅了一遍后,李世民这才悠悠开口说道。</P>

“营州都督张俭在军报上所说,高句丽联合百济,一起攻打新罗,如今已下十余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