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神基停顿片刻,低声说道。</P>
“朝廷不是已经去募兵了吗?难不成还缺人?”</P>
王敬直和萧锴也是满脸好奇地看着杜荷,想看他这样安排的缘由是什么。</P>
朝廷在三个人口稠密的地方募兵,再加上现有的府兵,按理说应该不会缺少兵员才对。</P>
“朝廷在河东道的募兵效果不好,而且兵员质量比较差。”</P>
杜荷把兵员的身高情况,跟他们三人讲了出来。</P>
崔神基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杜兄你们中军虽然不是攻伐主力,但是多少也有作战的任务,能指挥的只有一群体魄弱小的新兵,是寒酸了些。”</P>
席君买统御的新兵,主要任务是守护太子的安全,如果前方部队缺少人手时,还要参与作战。</P>
萧锴也是感慨说道:“哎,现在百姓的日子在慢慢变好,都不愿意去做那冒险的事。”</P>
封侯拜相虽然吸引着无数人,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大家已经生出厌战的情绪。</P>
而且现在有科举这条出仕的好路子,谁还愿意去战场拼命?</P>
三剑客简单商议后,很快达成一致。</P>
崔神基作为代表说道:“杜兄,我们每家出350名精壮的护院,都是自小习武的好手,而且忠诚度都靠得住。”</P>
“兵器和战甲你得给他们配齐,可别拿陈年破甲给他们穿。”</P>
他们这些顶级世家,虽然家丁护院众多,但是精壮且有武艺在身的人,毕竟也是占少数。</P>
能被他们称作忠诚的人,基本都是一帮死士。</P>
死伤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损失。</P>
杜荷脸色认真地说道:“三位兄弟放心,你们的人,全都发新的铠甲和长矛。”</P>
紧接着,杜荷把酒杯举起,朝他们示意说道:“为了感谢三位兄弟出手相助,我敬你们一杯。”</P>
“杜兄客气了。”</P>
三剑客举起酒杯,和杜荷碰杯以后,三人仰头一饮而尽。</P>
崔神基接着问道:“杜兄,萧锴的大哥萧锐,已经去黄河以南各州运粮食,今年风调雨顺,应该不会缺粮吧?”</P>
“为何还要准备这么多粮食?”</P>
征伐高句丽,朝廷国库自然会拨款,用以购买粮草。</P>
现在杜荷代太子跟他们提的请求,可是太子私人的事,花自己的钱给朝廷办事,多少有些不理智。</P>
他们几人倒无所谓,家大业大的,出点粮草和家丁,权当用来投资太子。</P>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李承乾做不成大唐皇帝,他们这点投资打水漂也不心疼。</P>
他们家大业大,这点损失算不得什么。</P>
可太子图什么?</P>
自己准备粮食的这个行为,根本无利可图。</P>
杜荷脸色凝重说道:“萧锐的副手是柴令武,准备粮食也是防备不时之需,用不上自然最好。”</P>
“如果情况紧急,刚好用得上,就当是未雨绸缪吧。”</P>
他们三人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P>
太府少卿柴令武,是运送粮草的副官,而且他还是魏王李泰的忠实狗腿子,防着他也正常。</P>
大军出征,一般只准备3个月左右的粮草。</P>
前面几个月大军吃喝没问题,就怕战争陷入焦灼,在后续的粮草征集运输上,他们故意拖拖拉拉。</P>
粮草因为‘合理的’原因运送不及时,李世民也拿他们没办法,大不了把柴令武撤职罢了。</P>
可太子打败仗,能做的文章就太多了。</P>
崔神基拍着胸口保证:“杜兄,出人出粮出衣物,兄弟几个全力支持太子,只不过这么大一笔支出,我们需要回去跟家里人打声招呼。”</P>
他们三人都不是当家的人,还是需要能做主的人点头同意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