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石哪有身份找大户寻女红,自己摸腾缝撮了羊皮胸兜和背兜,拴上铃铛,便不顾忌定亲娶妻的事情了。
定亲,按照当地的风俗须执纳意、问岁、经合、请期和亲迎之礼。纳意,即通过媒婆说媒,撮合男女见面,两方适配,提出成亲意向。问岁,即是得知男女双方生辰、姓名、家事家亲等,如:家事兄弟姐妹和旁亲,嫡庶关系,有无居官,有无病疾,家业家道状况等。经合,即是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经由阴阳先生推合。请期,即是所谓的送日子,阴阳先生推合生辰八字之后,会合出黄道吉日吉时,另作禁忌提醒,如:成婚当日几时出门,几时入门,坐床面向,几时入洞房等,男方将之细碎告知女方,与女方商讨;请期之日起至正婚之日,逢年过节征喜庆,送彩礼。亲迎,即是正婚前日,合议男方迎娶女方琐细,繁文缛节,一一顺礼。
因属女方再醮(再婚),男方不通家道世俗,许多不按寻常规矩,纳意、问岁、经合三礼,稀里糊涂就算完成了,当下时期该是请期之后,征喜庆,送彩礼。
按当地的礼俗送上公鸡、鲤鱼、猪板肉、果馅和新衣服。为图吉利与喜庆,所送物品要成双数,寓意着成双成对。猪板肉要拣瘦肉多的,民间有唱:一斤、二斤垫鼻梁,三斤、四斤撑腮帮……所说的穷酸抠门,送得少,不够平腮垫鼻梁,所以说要送六斤、八斤朝上走。
王大石缺少教养,被闲言碎语、评头论足和奚落鄙视,折腾怕了,折腾傻了,他心底有股气,想做些体面的大事,他没有跟任何人交代,瞒着王里长,跑到了女方的家里“定亲”去了。
闺女嫁出去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不指望老来膝下承欢,眼前能想到的就是将来的女婿懂礼识趣,好好过日子,不让闺女吃苦,逢年过节和认亲的当口备些随礼以示孝敬便是了。可当下,女方的父母见王大石光着手,大摇大摆地来了,甚觉不通礼俗,可是又想他是拣来的娃,没有母亲操持,跟养父生活不容易,不便去计
较了,只盼婚后两口子能够过好日子就行了。可是,那日的王大石表现得委实差强人意。到了午后,女方家准备了一桌好菜,因为王大石家穷,平日里头吃不上酒肉,看着满桌的丰盛丝毫不留情面,一点也不含蓄,吃得油嘴糊面,如同黄鼠狼蹭蛋窝,根本没在意即将过门的“娇妻”和两位老人。
午饭吃过了,合磨着算是定过亲了,改口称二老岳母和岳父了,可是,王大石吃撑了喝醉了,直叫“歪父”和“歪母”。
二老听着不顺耳,自怨自艾,却也没有办法。
王大石是其乐融融。回家的路上,村人们问他为将来的媳妇和丈人送了什么礼?王大石一时蒙了,他没想过还有“备礼”这一说法,心中盘算了一番,又怕没有礼俗惹得女方不心意,便又去找大福右和大福左兄弟问事。大福左遣他回去领得养父王里长去丈人家赔礼道歉;大福右则让他摸两条鱼,抓两只公鸡把礼给送过去补上。
王大石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再扰王里长,便信了大福右的话。
不过,王大石的命运真的很舛,他在河水里没有摸到鱼,倒是逮了两只土鳖,在鸡笼中没有抓到公鸡,却在碎草堆垛里拣了鸡蛋。王大石把鸡蛋放在篮子之中,又找来了两块红纸把两只土鳖包了起来,看着两只老土鳖和一篮子的鸡蛋,露出了笑容。他坚信自己将独立完成这场美事,第二天一早就把老鳖和鸡蛋准备好。女方父母操落着家常菜,又沽了好酒。王大石吃好喝醉,口齿黏糊起来,先叫“歪父、歪母”,后来敲桌砸板诉冤屈,却跟岳父称兄道弟起来。女方父母无言,直在心底骂他酒品差,无教养。
酒足饭饱,王大石补上厚礼。女方的父母瞅着两份礼物实在是无话可说,父亲气得面色铁青,抡起铁锹头追向王大石:“你这个狗杂种的,叫咱老俩‘歪父’、‘歪母’,咱不说了;你没大没小,‘称兄道弟’,咱也忍了;我俩处处包容你,你居然这样没有良心,你这个狗杂种的,你是故意侮辱,还是直脑子不转弯,快把你的王八和蛋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