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家国与你两不负(完)(1 / 2)

宁桑榆握住他的手,“只要还有人,他们杀不尽的。”</P>

开战四个月,近半国土沦陷,走到今天,太难太难了。</P>

有太多太多人,看不到太阳升起,也有数不清的人,继续奔赴战场。</P>

越向黎抱住她,“桑桑,会好的,我们的国家会好的。”</P>

“嗯,会的,一定会的,那么多人的牺牲,会换来胜利的。”</P>

枪声又响了,没有多少温存的时间,二人又各自回了职位上,领导士兵抗敌。</P>

往后的时间,林平夷、段护夏和杨卫国相继牺牲。</P>

一九四二年六月,又有两封信从华南送来。</P>

越向黎和宁桑榆拆开了信。</P>

『兄嫂亲启,见信如晤:</P>

见此信,便是永别。</P>

自二八年一别,已有十四年,原因种种,书信此间寥寥,但时常能在军中听兄长有谋,听嫂子智勇。</P>

哥哥,我十八岁时,你曾说,乱世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我得成长。</P>

如今我能很自豪地告诉你,我长大了,我是军中猛将,我能救自己,也能救他人,更能守我华夏国土。</P>

自三七年始,弟弟作战七十八场,有输有赢,几多生死。</P>

今存死志作战第七十九场,誓死为我军赢得先机。</P>

有憾不能再见你们一面,无悔以身献国。</P>

我已别思贤,今别兄嫂二位。</P>

日后若见你们的侄儿立华、侄女念夏,请告诉他们,他们的父亲是为国而死。</P>

勿念,日后坟前见我,务必告我山河无恙。</P>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愚弟越向辰绝笔。』</P>

『嫂子、兄长启信如晤:</P>

见信永别。</P>

我今领命深入敌区克敌,自知难回,我已看向辰所留的信,知他已不在。</P>

临行前,我给儿女留了信,思来想去,还是想给你们留信。</P>

思贤自幼孤,少时学得报国志,遇同道者往,甘将热血沃我疆土,不悔此身献国。</P>

若此后兄嫂遇立华、念夏,盼多加照拂。</P>

另,驱除敌寇日,务必告我。</P>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梁思贤绝笔。』</P>

宁桑榆沉默良久,轻喃出声,“都不在了。”</P>

还得牺牲多少人,才能换得民族独立?</P>

越向黎抚着她沾着血和泥的脸庞,道:“坚持吧,会胜利的。”</P>

再多的话语,最后也只剩这一句“会胜利的”了。</P>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P>

激战过后,宁桑榆从战壕中爬出来,抖了抖身上的泥土,拍了拍头,让人打扫战场。</P>

她站在战壕上看向四方,有些迷茫。</P>

旁边,越向黎同样从战壕中出来,给她拍了拍军装。</P>

阳光下,可以清楚看见泥烟逸散的形状。</P>

一个通讯兵抱着收音机过来,脸上带着狂喜,大喊:“司令!司令!我们赢了!他们投降了!!”</P>

宁桑榆转头盯着他。</P>

“我们赢了,他们宣布投降了!”</P>

“喔喔喔!我们赢了!”</P>

士兵们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通讯兵说的是什么时,不由得开心了起来,随后又有不少人嚎啕大哭。</P>

“爹,娘,你们听到了吗?我们赢了!!”</P>

越向黎将怔愣的人搂入怀中,“听到了吗桑桑,我们赢了。”</P>

打了那么多年,终于赢了。</P>

“我听到了。”一滴泪砸下,洇湿了他胸前的军装,留下一块泪点。</P>

胜利了,能回家了。</P>

“桑桑,家国与你,幸得两全。”他叹道。</P>

几经生死,幸青山仍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