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军制之弊(1 / 2)

明途霸业 尘封之魂 1007 字 4个月前

永历九年正月十六日,元宵节刚过,朱由榔便匆匆叫来李定国,商议一件大事——军队改革。

朱由榔曾一度认为大明的军队不过是虚有其表,数十万的大军如同纸糊般脆弱,轻易就被满清不足二十万的兵力玩弄于股掌之中。然而,近半年来的战事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支军队。

同样是明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的指挥下,却能和满清军队打得有来有回。

尤其是李定国亲率部队,力抗孔有德的精锐和满洲八旗铁骑,前后败敌数十万人,纵横数省,拓地三千里,逼得四大汉奸降王之首的定南王孔有德自杀身亡,阵斩满清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尼堪,铸就万历以来大明对清军(后金)最辉煌的战果。

在贵阳的时候,他也和王少姬探讨过这个问题。

面对朱由榔的疑惑,王少姬含笑点破迷津:“陛下,此乃当局者迷也。”

朱由榔追问其详,王少姬便娓娓道来,从大明卫所制度的弊端,到军户子弟的无奈命运,逐一剖析。

“自大明建国之初,便确立了卫所制度。军户子弟,唯有从军一途,他途无望。自万历以来,粮饷不继,装备粗陋,战场取胜,谈何容易?”

对军户的士兵而言,军籍宛若一副沉重的枷锁,牢牢束缚着他们的世代命运,难以摆脱。

想摆脱这宿命般的束缚,唯有三条出路:

首先,是荣升为正二品尚书等高官显爵,或蒙皇帝特降圣旨。

其次,是家族血脉断绝,无人继承军户之责。

最后,是大明王朝覆灭,方得解脱。

“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不也是名震天下吗?”朱由榔质疑道。

“此中情形,迥然不同。”王少姬耐心解释,“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以及已故的孔有德,这四位归顺满清的藩王,其势力根基深植于辽东旧部,原是大明的边防雄师。他们对麾下将士慷慨解囊,粮饷充裕,因而能赢得士兵的忠诚与勇猛。”

“若非这些将领的助力,满清纵有十万旗兵,辅以蒙汉八旗,也难以迅速席卷东南。”她又补充说道,“洪承畴这位昔日大明的老臣,如今成为鞑子的五省经略,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朱由榔仍旧困惑,同样的军队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天差地别。

“那为何这些军队在对抗满清时显得如此脆弱,而一旦转向对抗汉民,却又变得所向披靡,战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