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云在青天水在瓶,静极思动的姚广孝(1 / 2)

正事谈完了。

二人促膝相谈,越来越投机。

郑和端庄持重,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

“既然王知府志在逍遥,为何还要入此官场呢?”

郑和天资聪慧,又追随道衍和尚姚广孝学习一段时间,对儒家经典、道佛玄学都有所精通。

因此更能体会王守敬的那一种飘渺的思绪。

在所有人看来,宁波府都是香饽饽。

发展起来后,功绩不可限量。

就算是朝中大臣,也止不住地心动。

户部官员曾不止一次想要将宁波府、市舶司划入管辖。

是朱棣亲自出面,保了下来。

不允许任何人插手!

王守敬守着这一份功绩,足够他攀登六部长官了。

纵使年纪尚轻,也可入内阁历练。

毕竟内阁相当于朱棣的私人顾问、参谋,没有太大的限制。

到了后来,内阁才凌驾于六部之上。

里面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可是王守敬对宁波府的功绩,丝毫不在意。

曾经郑和以为,王守敬是坚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而今看来,他还是低估了王守敬的逍遥之道。

难道功名利禄,对于王守敬来说,真的一点都不重要吗?

离开宁波府八个月,变数太多了。

说不定王守敬一回来,新的宁波知府都上任半年了。

“人生在世,选择很少。”

“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得乐知天命。”

“这是人生的两种智慧。”

“最怕的是,一个人的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

“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又软弱无比。”

“于是,很多读书人都过得不快乐。”

“他们知道得太多了,却又无法践行自己的理念,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这种人只能算是半个读书人,没有完全领悟书籍中的智慧。”

王守敬心平气和,从容至极。

郑和好似撑开了一种境界,能够窥探一角。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王守敬悠悠朗诵。

一个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的贵公子,栩栩如生地出现在郑和面前。

秀逸清俊,宛如回风舞雪。

意蕴醇厚深远。

郑和羡慕之情洋溢于表,却无嫉妒之意。

如果他能够进入这样的境界,说不定就能追上老师了。

难怪老师会如此推崇王守敬!

“王知府也是有大志之人。”郑和评价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王守敬对答道。

郑和浑身一震。

唐朝时,李翱去拜访药山禅师,问他什么是道?

药山禅师用手指指天,指指地,问李翱懂了吗?

李翱摇头说不懂。

药山禅师回答:“云在青天水在瓶。”

道是模棱两可的东西,回答自然也是玄学。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王守敬坚守着一个理念:

真正要做的事,对神明都不要讲。

否则会凭空多出一些障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