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许柴佬的小心机(1 / 2)

得国至正,莫过于明。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

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朱元璋驱逐胡虏,依靠的是堂堂正正的手段。

大明建国后,天下民生凋敝。

朱元璋没有祸害百姓,而是与民休息、为民谋利。

他杀了很多人,手段残忍、人头滚滚。

可与百姓,没有一丁点关系。

贪官污吏,该杀。

吕宋百姓归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量的货物,在此倾销。

码头上忙碌一片,到处都是吆喝声、粗重的喘息声。

由于年轻的劳动力不足,年纪稍大一点的百姓,也参与到码头的装卸当中。

他们的身躯健壮有力,没有因为年纪而消退。

在海上、海岸讨生活,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很难立足。

吕宋岛很大,明人占据的地方,也只是其中一角。

王守敬穿梭在码头的缝隙之间,倾听商贾们互相讨价还价的声音,心旷神怡。

每一笔交易的成功,他都发自内心地欣喜。

贸易,才是一个国家挣钱的灵魂。

依靠土地的产出,无法实现经济的腾飞。

广袤的市场,将促进大明的生产。

百姓从事农桑、手工业等等,收入也会随之提升。

只是他们的利润,比较微薄罢了。

官府、朝廷在商贸上获得了足够的利益,自然不会紧盯着土地。

百姓也就有了喘息的机会。

当然。

这要坚决抵制土地的自由贸易。

否则土地兼并的局势,依旧很严峻。

王守敬将主意打到了美洲之行上!

获得土豆、玉米、地瓜等产品后,百姓可以在旱地进行耕种。

这相当于扩大了耕地面积。

大明的平原稀少,适合种植小麦、水稻的土地比例太小。

“大人,以后在下唯您马首是瞻。”许柴佬深施一礼道。

王守敬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气定神闲道:

“以后吕宋,就是大明的领土了。”

“无论你通过什么手段,都要尽快统一岛屿。”

“当然,如果能够通过贸易,让土着们倒戈最好不过了。”

许柴佬一愣,王守敬的回答实在太巧妙了,让他琢磨不透,只能在一旁陪笑称是。

王守敬知道许柴佬是官场老油条。

总督之职,再怎么说也是两三品大员了,比王守敬还要高。

他怎么可能老老实实臣服?

许柴佬只是忌惮王守敬的潜力罢了。

如今宁波知府可是香饽饽,地位不在布政使之下。

王守敬年纪轻轻,未来一定能够成为国之栋梁。

许柴佬自然要巴结。

反正王守敬不可能长期驻留吕宋。

这片领域,还是许柴佬说了算。

王守敬只是留下一枚暗子,未必会启用。

所以许柴佬献殷勤,听取一半就好了。

二人又聊了吕宋的发展,许柴佬听得津津有味。

王守敬的独到见解,令许柴佬豁然开朗。

垦殖开荒,建城置寨,都是其次。

如何繁衍生息、扩大耕地,才是凝聚力量的根本。

“随着贸易的发展,大商越来越多,他们积攒的财富,堆积如山。”

“若是以往,商贾们一定会购买宅邸、田产,扩大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