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明的人口调整(2 / 2)

“此等利在千秋之事,别说三百万两,就算是三千万两,也要执行下去。”

朱棣财大气粗,震撼全场。

三大市舶司的贸易,给户部、内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朱棣有足够的底气,去进行执政。

“遵旨!”文武百官齐声高呼道。

朝会一散,朱棣将夏原吉留下,询问了一些江南治水之事。

在奏折中,夏原吉已经清楚地禀告了,可朱棣依旧热衷于倾听臣子的声音。

“此次治水,不容易啊。”朱棣发出一声感慨。

“是啊。”

“所幸有宁波府提供粮食、物资,否则光是依靠朝廷、依靠户部,恐怕要脱一层皮。”

夏原吉发自肺腑地感慨。

“朕已经看出来了,你对宁波府念念不忘。”

“王守敬给朕的感觉,却是对宁波府不够上心。”

“这一次下西洋,他足足离开了宁波府八九个月,也不怕回来以后,物是人非。”

朱棣深悉官场的险恶。

如果朝廷任命了新的宁波知府,王守敬只能调任他处。

摘桃子的事,在朝堂屡见不鲜。

王守敬会不懂人情世故吗?

他肯定知道。

可他偏偏还是选择下西洋。

虽然此次贸易,给朝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报酬。

大明使团贸易上的事,都是王守敬操劳。

可对王守敬自己来说,可没有太大的功绩!

文武百官对下西洋的行径,褒贬不一。

哪有宁波府的功绩,来得耀眼?

朱棣认为,王守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亦或者是对朝廷有信心。

可要仔细衡量王守敬的种种行径,他对朝廷的感情,真的如此真挚、纯粹吗?

朱棣一时间,琢磨不透。

王守敬这样的心性,朱棣是第一次遇见。

“志恒啊。”

“他还年轻,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有远大的抱负。”

“区区宁波府,还不足以体现他能力的极限。”

夏原吉一边回忆,一边表达青睐,与朱棣的心思不谋而合。

“既然如此,朕就给他足够的机会!”

夏原吉听到这斩钉截铁的话,一时间惊呆了。

莫非王守敬真的要入内阁了?

就算不是内阁,也是一地的布政使!

这可是大明最年轻的布政使!

夏原吉如此年纪的时候,还在读书、钻研章句呢。

不过以宁波府的功绩,王守敬升迁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然,也有可能留任宁波府一段时间,巩固发展。

这段时间,不会太长。

朱棣和夏原吉探讨了良久,分析着宁波府的成功,以及潜在的风险。

整体而言,肯定是利大于弊。

正如王守敬所说,大不了回归原样,大家一起农耕。

只要土地管控好了,民心稳如泰山!

“即日起,朝廷严厉打击买卖土地的行径,私底下买卖将受到处罚。”朱棣决策道。

锦衣卫大肆出动,逮捕了很多富商。

一番抄家下来,户部又多了一项进账。

只是纪纲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

经手的资金,他都会截留一部分。

朱棣睁只眼闭只眼,这让纪纲愈发猖獗。

锦衣卫的统治力,逐渐影响着整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