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豆和阿婆一早就先回来了,她一头扎进厨房,给阿姐熬药膳补身子。
秦婆子则直接去了库房,整理药材,要用的都收拾出来带走。
守城士兵远远看到一行人,就赶紧去报于二小姐。
二小姐嘱咐了多遍,刚才还派人来问了。
殷豆得到信,让人帮忙看着火,拔腿就往城门跑。
殷麦刚进城门就看到气喘吁吁的小妹,“跑那么急干嘛,我又不是不知道地。”
“无事,我正好过来办点事。”
知道阿姐忙,见了人估计立马就走,李家四个人早就在等着了。
书房里火盆烧得旺旺的,殷豆亲自给阿姐解开大氅,殷麦无奈看着小妹忙活。
李家人被人带到这个院子,书房门口竟无人站岗。
这个院子,一般人进不了,天这么冷,殷麦让娘子军在边上的房间取暖。
进屋之后,李家人只匆匆看了一眼,就避开了视线。
反而是殷麦毫不客气的打量这四个人,李家的事她都知道了。
“李叔,李婶,来到封地可还习惯?”
这亲切的叫法?楚氏和李松清都一愣。
殷麦还真不知道李松清是比父亲大还是小,不过无所谓了,就一个称呼,她也没打算问,反正不是伯就是叔。
楚氏客气的回道,“习惯,吃得好睡得香。”
跟逃亡之路相比,这就是福窝窝。
李相名冠京城的孙女李茹,穿着一身粗布棉衣,可通身的气质还是毫不逊色。
……
寒暄了两句,殷麦就沉默了下来。
李松清的身子已经调养好了,殷豆多数时候让他抄书,二小姐布置的作业他实在是完成不了,这位就不太待见他。
殷豆是看他不顺眼,可阿姐还没见到人,文人的身体又瘦弱,她可不敢让人在他手里出事。
万一去山里捡个柴火,再得病了,吃的药可比那点柴贵多了。
“李叔,你们离开阳城……那李家手里的人都散了?”
李松清有没有治国之才她看不出来,不过李家的人还真有别的用处。
李松清有李相的人脉,殷麦猜测李相的人分了三批,一批投靠了刘家,一批投靠了萧和,还有一些就没再认主。
这些人里头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李松清是最清楚的。
她得到的阳城的消息,不太满意,这是殷家的短板。
林通天和何冲有些问题意识不到,不能根据蛛丝马迹提前发现端倪,他们确实没有门路。
大臣们家里、刘家、宫里殷家没有人。
可李松清就不一样了,李相亲手教出来的。
李松清这次也不避讳了,对上了殷麦的眼睛,两人都笑着看着对方。
“李家在阳城确实还有一些人,若是需要,我愿意拱手献上。”
李家来到封地之后,是给了银子的,毫无保留的上缴了八万两银票。
李松清离开阳城时,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入阳城的,李家留下的人也没打算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