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追缉(1 / 2)

张麟等人还没收拾行囊,出驿站大门。

悬在玉带之上的镇狱腰牌猛地绽放强光,嗡嗡晃动起来,他下意识沉入了一道念头进入其中。

白充的声音回荡在元神当中:“张蓬玄在返乡的途中遇害了,凶手是佛门的法玄和尚和法空和尚,希望你顺道能够将此二人缉拿回京,等候发落!”

简短的一句话,透露出的消息却足以震动大半个明廷。

也同样把张麟给雷得不轻。

张蓬玄,在首辅位置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门生故吏遍布九州。

说一句国之柱石也不为过。

这才刚刚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卸任,结果在告老还乡的节骨眼上被人谋害。

不管是在法理还是情理的层面上,太康帝以及诸多文武大臣,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有人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一个已经告老还乡,垂垂老矣的内阁首辅。

而且,最让张麟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杀人者——

居然是法空和法玄和尚?

这俩师兄弟也算是张麟的老熟人了,当初在长甘州建造寺庙传教撰取香火愿力之时。

法空和尚被大势至和尚毁去了肉身炉鼎,只余下一颗舍利子残存。

因此生出了心魔。

当时,法玄和尚还特地跟他求了一封手书前去真武道求一次问心大阵的机会。

以斩灭心魔。

这段时间,张麟东征西讨的,倒是没有听说过这师兄弟俩的事情。

却是没想到骤然听到,这师兄弟俩竟然犯下了如此弥天大案。

张麟下意识就开始思考起他们的作案动机。

结果发现,完全没有。

法空和法玄师兄弟俩是上一任灵山之主的铁杆支持者,而因为太康帝在长甘州布局的缘故。

他们和大明之间,也算是处于蜜月期。

看到大明前首辅张蓬玄的座驾,不说打个招呼,混个脸熟什么,也不至于大打出手,杀人性命吧?

张麟沉入腰牌中的念头问道:“为什么?法空和法玄没有理由对张蓬玄下手吧?”

“本指挥使也不知道其中内情,那两和尚打伤了随行的龙雀卫,一干从京城带回来的仆役尽数被屠戮,要不是剩余的那位龙雀卫实力也是二品,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

白充解释道:

“我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些,你若是真要调查清楚,亲自去把两人缉拿归案吧。”

他也是清楚张麟和法玄和尚打过交道,所以这才将任务派发给他。

加之他们本就是要回京城,沿途搜寻一番便是,算是适逢其会吧。

闻言,张麟也不再多问什么。

驿站中的众人,见张麟突然愣在原地,也纷纷张望过来。

“怎么了?”

张武近前问了一声,手上的鎏金戮妖棍已经从长棍模样化作了齐眉短棍。

要是能够将其炼成米粒大小,就算是彻底将这口绝世神兵驯服,令其认主。

“没事,”

张麟回头,腰牌也缓缓收敛光华,笑着解释道:“诸位,恐怕我们回京的日期要延缓几日了,有个任务需要我们完成...”

当即,他将张蓬玄遇害的事情简略讲了一遍。

果不其然,在场无人不目露惊骇。

张蓬玄虽然没有修为在身,但是其坐在内阁首辅的位置当政多年,对大明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一位一品。

而这样的人物,居然在归乡途中被人杀害,凶手还是佛门中人。

当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要不是看张麟一脸认真,众人差点以为对方是在开玩笑。

......

长甘州。

一座座寺庙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寺庙当中金身佛像伫立,知客僧披着破烂的袈裟,面带微笑地看着络绎不绝的信众。

衣领下若隐若现的锦缎,紧紧贴合着皮肤。

来往的信众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一幕的违和感,只是双手合十,面露虔诚之色,半点不心疼地往外边撒钱。

知客僧的嘴角都快压不下来了。

随着佛门在这大明边陲之地开花结果,与西域百国之间的来往也无形中频繁起来。

许多云游僧人,或者和灵山有万里之遥、被辐射不到的寺庙也搬迁到此处。

一副要和灵山那边打擂台的模样。

甚至于有人喊出了东西佛宗的说法,大量的僧人往大明境内迁徙,许多西域百国的商人也蠢蠢欲动。

灵山对此视而不见,仿佛是在变相鼓励这种行为。

一时之间,竟然造就了这座大明边陲府城的虚假繁荣,大街小巷皆是异域风情。

而此时,居中的一座最大的寺庙中。

大雄宝殿处。

由纯金打造的佛陀金身蓦地睁开眼,萦绕在面前的是成片的香火愿力。

他猛然绽放金光,一道金色的旋涡出现在身前,宛如鲸吞牛饮一般,将所有的香火愿力吸摄得一干二净。

片刻后,所有的动静停歇,一众信徒恍若未觉,这等异象根本不是他们能够窥见的。

那佛陀抬头,运起两道金光直冲牛斗,遁入虚空之中。

朱浩然依旧是那身藏青色的儒袍,正在城内浩气楼上读书,当那道金光从头顶掠过,忍不住微微蹙眉。

目光从书本上离开,仿佛同样洞穿了虚空,跟随而去了。

......

汴梁路,宝奉府。

此地已经是在汴梁路偏南的地界,绕过了首府开封,出了汴梁路便是江南西路。

也称江南西道。

一位穿着破烂百衲衣的和尚,手上拿着一只破碗,步履稳健,气血充盈,怀里揣着玉净瓶。

瓶中一道金色的舍利子正滴溜溜转动着。

声音顺着瓶口传到面貌平平无奇的法玄和尚耳中:“师兄,我等为何突然对那老头下手?听说那老头是大明前首辅,我们是不是惹麻烦了?”

“张蓬玄,贫僧曾经在京城与其有过一面之缘,他对大明的影响力称一句国之柱石都不为过。”

法玄和尚目光平静清明,显然目前清醒得很,没有任何的走火入魔迹象。

刺杀首辅张蓬玄显然是出于本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