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国往事(1 / 2)

朱孝铭陪同自己的父皇站在紫禁城的城楼之上,看着与之隔一条街的帝国资政大厦,这座经历了帝国无数风雨的大厦。皇帝朱忠彬感慨道:“相对一些东西,人的生命真是短暂,当年一手创立了一个新的帝国的高祖皇帝已经逝去数百年,但他建立的各种制度却一直保留下来。”

朱孝铭道:“高祖皇帝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他还有半句话未挑明,现在的帝国已经快要将高祖皇帝创下的基业败完了。

“风雨欲来啊!”皇帝看着天边聚集上来的乌云萧索道。

内阁府对面的帝国资政大厦始建于西历1680年,是一栋四层高的建筑,远远望去威严庄重,让人产生一种敬畏之感。

帝国资政院分为上院下院之分,上院又称贵族院,主要成员是由皇室成员、世袭贵族、离任的内阁委员以及内阁尚书(需完整任职一届)、离任的总参谋长(需完整任职一届)、离任大法官(需完整任职一届)、离任的省长,特别市长组成,人数299人,任职到75周岁。每当有空缺时,如候选人数超过缺额人数,则由下议院投票产生,后由皇帝任命,落选者在下一年度出现缺额时按得票多少自动递补。上院权利包括对立法权和财政权的审查,下院通过的大部分重要法案需要上院质询并投票通过,二分之一同意票即可报送皇帝签名生效。但即便上院不批准,下院三个月后再进行投票如果通过也会报送皇帝生效。上院还可以针对法案的缺点和漏洞提出修正案,同时也需要下院通过。

下院资政是由全国选举产生,每省按人口比例产生,最低1名(海外领地1名)共381名,由次辅担任院长。帝国首辅次辅以及三位内阁委员由下院胜选多数党提名(提名需要下院一半资政投票赞成)并经皇帝任命,皇帝可以拒绝一次,但当多数党第二次提名并将名单呈交给皇帝时,将会自动生效。下院具有议案权(包括法案、预算),监督政府权、弹劾内阁权等重大权利。

资政院最开始的时候只由贵族成员和大地主、大商人组成,作用仅仅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后来随着资产阶级的萌芽,资产阶级日益觉得自己需要在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于是在西元1780年6月10日,光宗皇帝在位之时。

资产阶级的代表人刘加男侯爵进宫请愿,请求资政院资政提名权放开、由资政院提名首辅、减税发展工商业等十条建议,史称《夺权法案》。

帝不许,刘遂南下松江,召集广大商会、银行等罢工,并连日举行大游行。此举顿时点燃了资产阶级的热情,各个工业城市烽烟四起,纷纷举行罢工。由于当时松江掌握着全国一半的工业,三分之二的大银行以及出具规模的股市等重要的经济命脉,所以朝野震动,帝国首辅李博文伯爵从中协调未果,遂辞职下台。皇帝只好任命军人出身的退役元帅夏家隆组阁,夏家隆上台后下令松江特别市警察局逮捕刘加男等十一人,一时间整个松江风声鹤唳,阴云笼罩。

很快,警察部尚书南下松江,亲自指挥搜罗证据。但当移送大理寺时检察官却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提起诉讼。局势陷入僵局,内阁府内也是争吵一片,多位商人出身的阁员辞职,内阁府陷入瘫痪。随着羁押期限日益临近,压力越来越大的保皇派孤注一掷,7月28日调集东部军区所属的威远军10000余人进驻松江,并在松江实行宵禁并禁止游行,强令各商会、银行、股票交易所等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