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静书楼与报纸(1 / 2)

有好事者估算顾昭究竟用去了多少粮食施粥,得到的结论是最少三万石,最多五万石。

这个结论一出,震撼了无数人,大量真正的灾民感念顾昭的恩德。

那些没有受灾的百姓不愿理解其中弯弯绕绕,反而责怪顾昭粥里加麸糠,太难吃,不把人当人,唾骂顾昭的不在少数。

只有那些真正受灾的百姓,最是清楚怎么回事,相比较其他施粥的文武公卿人家,用纯米煮好粥,却每日量及少,根本没几个人分得一口半口,顾昭的施粥,掺了麸糠,口味差一些,却一整天都有得吃,实实在在帮助大量灾民活了性命。

“外面都说昭姐儿施粥用去了三五万石粮食?”这个消息传进侯府,顾侯爷黑着一张脸,老太君祖母、崔氏则是连拍大腿,痛心疾首。

老太君祖母拐杖戳着地板,骂道:“败家的玩意,老大怎么生出这么个女儿,当初还不如不要把她找回来。”

老太君祖母前大半辈子都在乡下,现在做为侯府老太君,虽然看上去荣华富贵,但实际上能拿得出手的银子不过千余两。三五万石粮食是多少银子?哪怕不按照粮价最高的时候算,只按照一两三钱银子一石算,那都是五六万两银子!

一想到五六万两银子,全让顾昭白白喂了灾民,老太君祖母便觉得心肝都在疼,恨不得亲手把顾昭这个孙女摁水里溺死得了,免得活在世上气她。

崔氏掌握侯府中公,要安排侯府所有开支,一两银子恨不得掰开来用,有时候十几两银子都让她愁半天,现在侯府还欠着外面上千两银子的债务。

可顾昭呢,几万两银子眼都不眨一下全扔给灾民了。

这两年多时间,侯府其实陆续开了四家铺子,只可惜顾家上下找不出一个会经营的,没有一家铺子真正赚到了钱,都不过是勉强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侯府其中一家铺子模仿顾昭的甜品店,也开了一家甜品店,还恬不知耻的问顾昭要所有甜品方子。

顾昭倒没有吝啬,除了上市不足一个月的新品,其他方子都给出来了。

可惜这也并没有让侯府的甜品店赚到多少银子。

只因为这两年多时间,模仿顾昭甜品店的铺子,在京城足足几十家,竞争过于激烈,不过他们都只能做做普通百姓的生意,真正的贵族圈还是只认顾昭铺子的甜品。

一是顾昭甜品店定期有新品。

二是仿品仿得再好,那也是仿品,做为贵族,没谁拉得下脸去买仿品,说出去都丢人。

当然,顾昭虽然做高端化,可生意其实也还是受到了些影响,以前最好的时候,甜品店的甜品加糕点,每天能做七八十两银子利润,现在只能做四五十两。

“有银子可以多做很多事情,只靠甜品店已经不够了,静书楼应该做起来!”

静书楼是当初顾昭买下来,专门卖书的。

卖书的前提是生产书,以前静书楼的书籍来源,主要是雇人手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