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破京口,丁奉突围(1 / 2)

公元258年,吴太平三年二月。越公马淳亲率四万战兵,三万随军民夫,三万水师,共计十万之众,从交州南海郡出发,乘坐三千余艘大小战船,从海路北上建业,开启了北伐东吴的战争。

消息传到建业城,皇帝孙亮大惊失色,赶紧在太初宫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这时已官拜丞相,大将军的孙峻已经吓傻了,皇帝孙亮询问对策时竟然浑身颤抖着说不出话来。反倒他堂弟孙綝,此时已升任侍中,武卫将军,他出列奏道:“陛下,依臣之见,莫若再令东观令华覈出使越公军中。只要越公肯退兵,尽可允其所求。”

“陛下不可,”太常滕胤出班奏道,“马淳一介藩属,不顾君臣伦常,竟敢悍然出兵胁迫君上,实乃大逆不道之举。当尽发大军以灭之,怎能曲意求和,为天下人所耻笑。”

滕胤原先官居尚书令,总领东吴内政。在孙亮、孙峻君臣密谋诛杀诸葛恪时,无意之中出了一把力,所以在事后论功,群臣推举他升任丞相。

只是滕胤心怀愧疚,诸葛恪既是他儿女亲家,又帮着他除掉了政敌孙宏,所以他推辞不就,反而辞去了尚书令之职。

孙亮也知道他对自己忠心耿耿,见他决意若此,便任命他担任太常,封高密侯。滕胤厉修士操,遵蹈规矩,他虽然对孙亮、孙峻君臣不满,但依然还是对朝廷尽心尽责。

作为传统士大夫,他当然不允许朝廷对马淳这个名义上的藩属臣子叛乱行为做出妥协的决定。

“那滕卿有何对策?”孙亮问道。

“马淳檄文中曾言,他出兵正是由于建业军中劫掠、杀戮越国商贾而起。且不论此事是否属实,军将们也应担起责任。”

滕胤正色道:“况且我国中北伐大军云集建业,军中名将皆在城中,岂能不战而降?陛下当令丞相为主帅,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前将军唐咨、冠军将军丁奉领兵出城,迎击叛贼马淳。”

孙峻此时也反应过来,他知道滕胤话中留了余地。其实马淳檄文中还有一条,说的是他攀诬太傅诸葛恪谋反的罪责,若是求和,皇帝孙亮能不能保住皇位且不去管他,自己的性命肯定保不住的。

与其卑躬屈膝,求马淳留自己一条命,还不如趁着国内大军还在建业,让他们出城迎战,搏上一搏。说不定靠着这些骄兵悍将还能击退马淳,到时候不但保住性命,甚至还有可能反攻越国,成就无尚荣耀。

想到这里,孙峻立刻出列向皇帝孙亮奏道:“太常言之有理,陛下,马淳居心叵测,决不能姑息养奸。臣愿率军出击,诛灭此僚。”

孙亮哪里还有主意,见朝中首席权臣都这么说了,当然应允。当即颁下旨意,以丞相,大将军孙峻为主帅,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前将军唐咨、冠军将军丁奉各部,共计八万大军,前往京口,协同京口驻军四万,合兵一处迎击马淳。

四月初,两军在京口遭遇。

此时吴军也配备了不少火炮,不过因为吴国军械工坊中技术不过关,无论是铸铁工艺还是火药配方远远没有越国先进,火炮射程和射速以及发射频率远低于越军。

刚一交火,便在越军强大的水师战舰轰击下,吴军水师一触即溃,数以百计的战舰被击沉,其余战舰或降或逃。仅仅交战一天,吴国水师便全军覆没,残余部队逃入京口城。

越军随即登陆,将京口城团团包围。

三日后,越军架起数百门大炮,在炮营都督,副将谢崇的一声令下,重炮轰城。这座吴国坚城,重要军事重镇京口,只坚持了半个时辰,便被越军重炮轰塌。吴军布置在城上的数千名士卒无一生还,尽数被压在倒塌的城墙之下。

马淳下令全军攻城,柱国大将军周吉率前部先锋,本部两万人率先入城,与城中残余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