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隽刚下班,要离开办公室,就听见来电话声音。
“喂?,?您好,我是凌隽,您哪位?”
“我是你爹!你今天回家不?你爷爷奶奶想你了?”
“最近太忙,周六吧!正好大家都会去聚餐!”
“行吧!你妈那边有没有给你打电话?在那还适应吧?”
凌隽这才反应过来,这才是他打电话的主要目的。
“您想我妈,怎么不亲自给她打电话呢?”
“哼?!?我这么忙,哪有时间呀?”
“是吗?您跟我岳父学下,我岳父每隔两三天打个电话,要不是工作太忙,估计他都会跟去村里。”
“唉!臭小子,为了你,我们两口子还得分居一段时间啊!天气转凉了,回头给她们几个买几件冬天穿的衣服,这乡下冬天冷,你妈最怕冷,可别冻坏了!”
“爸,放心吧!村里比在家暖和多了!”
“你就说瞎话,我又不是没在村里待过!”
“算了,过段时间你就明白了!”
她们在村子里确实暖和,国庆节之后,屋子就逐渐供暖。
宁栀的小院,屋子门口搭着阳光房。
屋内烧着火墙,上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屋内很热,必须开着门。
阳光房的帘子掀起来,露出沈蓉栽的蒜头和韭菜根,已经发出绿芽。
今天又是去蔬菜大棚的日子。
沈蓉和陆芳华收拾完家里,跟宁栀三人才出门。
进大棚先换衣服。
外边路上穿着棉服,棚里穿个秋衣加单外套就行。要不然待会儿全身是汗,出门容易感冒。
九月底盖的大棚,如今快到十一月底,叶子菜正好可以摘一茬。
进入蔬菜区,视线范围内,左侧是排列整齐的木架子,上边摆满二十厘米左右透明箱子。箱子中间有个隔板,上边有很多洞。隔板下边是菜根,隔板上边是整棵生菜。
架子两米高,总共四层,考虑到光照和通风问题,每层间距不等。
从上到下按照上中下三层,摆放种植箱,最下层,就是离地面最近的那层,有个密不透光黑色的箱子,看不出是什么。
这么形容比较好理解,架子造型有点类似图书馆的书架。
另一侧用的不是种植箱,是那种A型一米八高架子,长度每十米一组,?A两侧按照一定距离,分别钉上木板,视觉上,像楼梯那种层次感。
每块木板上托起一个被横切三分之一的粗管子,管子直径约十八厘米。
管子里也有一层隔板,双排孔。
有些A型架子种植草莓,有些种植芹菜,有些种植西红柿,这块比较特殊,木架上方,悬空吊着一些“晾衣杆”样的装饰,据说是等西红柿秧长大,每棵秧上拴根绳子,挂在杆子上,这样既有利于通风,又利于增加产量。
再远处,还有些粗圆柱体,直径约八十厘米,钉一圈圈木板,每层上边种着不同蔬菜,根据光照,人们可以转动圆柱体调节位置。
看着满架子绿油油的蔬菜,陆芳华和沈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