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自从早上和李楠分开,我一直都在上课和学习。如此似乎又回到了我正常的生活轨迹,暂时可以忽略飞鸟的问题。
这真是久违的感觉。
……
下午的选修课是李力的,这学期他讲的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概要”。
当李力走进教室,我和他对视了一眼,互相笑笑点头,他应该是很高兴看见我来上课,看来一切恢复正常。
李力讲课的风格算是声情并茂,任何内容从他嘴里说出来其实都不算很枯燥,各种引申和类比的知识点也很丰富,可以让学生把很多问题贯通起来。
他其实很适合做一些慕课和讲坛类视频,但他从来不关注那些。
我心想:这并非李力的最佳状态——如果先喝上二两,再有人咄咄逼人地与他辩论,抛给他几个尖锐的观点,那才能彻底激发他的斗志、释放其底蕴、滔滔不绝的才情尽显无余。
而每当这情景出现,却总让我想起一个词来,叫做“潜龙在渊”
……
此刻李力正在讲“历史的沉淀问题”:
他说,“人们经常认识不到自己深受历史影响,基本在按照历史规律做事,骨子里满满的历史沉淀,无法摆脱;但往往形式上还要以否定者自居,以创新者自居,以革命者自居,这是文化中常见的现象——就如同少年在叛逆期反抗父母。这种不自觉的状态无可厚非,怀疑和否定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但是,当我们认清了问题所在,还是继续矮化历史、忽略传承,那就是最典型的功利主义,是真正的背叛行为……《论语》就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了大实话,却总被人诟病……大家应该重新思考一下,重新认识保守的力量……保守和坚持的意义非常重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课题同学们都写一篇感受,作为作业,下节课交,观点不同也没关系,但必须对此进行思考……”
李力还在引经据典,我却从他的想法中扩展开来,就此开始溜号。
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问题:单就一个人的生活而言,又是如何日日积累,慢慢沉淀的呢?
……
诗人的生活也是这样日日堆积起来的吗?
我扪心自问。
我就是这样的诗人——日日准备迎接灵光一闪,努力堆积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这些材料建造高塔,在别人认为可能是碎玻璃中寻找宝石。
而且进展又是何其缓慢!
这些日日堆积的碎片到底是什么呢?
有回忆,有梦想,有责任,有困扰,有挫折,有迷惑,有喧闹,有宁静,有伤感,有抱怨,有悔悟,有释然,有感谢,有重复……
这样已经很好啦!
就像是“农夫的小牲畜们慢慢长大”的那种幸福,不是很好吗?你我都别嫌弃这日复一日的日子啊。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江州司马怅然涕下的不就是这些碎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