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P>
白辰打算整一整这些王公贵族,抓几个典型。</P>
罗织罪名,查抄财产,流放到苦寒之地去,敢骂他,让他们对着穷山恶水去骂吧!</P>
应天府,人满为患,伴随着经济的提升,来应天府的人,是很多了。</P>
居然连丐帮都壮大了,有的人没活干,就成了要饭的了。</P>
扩充一下府城,白辰觉得是有必要的。</P>
由户部拨款,将府城扩充一半,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这一扩充,也能解决有的人没活干的问题。</P>
这毫无疑问,也是一个挺大的工程的,需要的银两不少,但是,府城作为国都,那是脸面,还是要讲究气派的。</P>
花点钱就花点钱吧!</P>
此事由户部工部负责,锦衣卫监察,以免有人趁机中饱私囊。</P>
以后,要扩建几个大城,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P>
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事实上不适合住人,要把那些人,给吸到城池中来。</P>
外邦人,在应天府落脚的都不少了,基本上是做着生息,商业的往来,也会促进文化的交流。</P>
大明朝现在是蒸蒸日上,气象万千。</P>
白辰需要做的事情不少,他还打算改革一下吏治。</P>
实行任期制,地方上的县令啊!知府啊之类的,当个三年,就调到别地去。不能在一个地方久留。</P>
这是一个弊端,不改变的话,麻烦不小。</P>
一个县令,不管的话,可以在地方上,当个十几二十年,那还了得。</P>
此事由吏部负责。</P>
转眼间,到了深秋了,塞外,那些个穷鬼部落又开始南下打劫了,似乎不打劫他们就活不下去一样。</P>
这秋收一完,他们就来了。</P>
北方边关,都是边王的地盘,自然由他们进行打击,当然了,得找朝廷要银子,打仗自然是花钱的,兵马一动,人吃马喂的,可是不少钱。</P>
“娘的,这些个王八蛋,怎么就想着打劫呢,当我们是肥猪是吧!得下道圣旨,让边王出击。”</P>
白辰觉得,这是一举两得,即可以打击那些抢劫犯,还能削弱边王的实力。</P>
至于拨款,肯定要给银子,但不能给的太多了,要让那些边王,吃不饱,也饿不死。</P>
边王有存在的价值,但始终是一个威胁,而且骑兵居多,时有作战,战斗力比朝堂的军队强。</P>
大明朝周边,那是清一色的穷鬼,活不下去了,就会兴兵犯境,长此以往,那可是烦死个人。</P>
还是提振商业,让这些穷鬼通过买卖赚点钱,才可以有一个安定的环境。</P>
也就是通关经商。</P>
户部给边关拨款五十万两白银。</P>
那些个边王,也是狮子大张口,白辰自然不会同意。</P>
钱要给,但不是那些边王说了算的。</P>
“水师也来要钱了,他们穷疯了是吧!”</P>
白辰批阅奏折的时候,看见水师也在要钱,说是要改进一下战船,要十万两白银。</P>
水师是对付倭寇的,战船已经比倭寇的先进了,还要改进,分明就是想趁机捞点钱的。</P>
白辰批阅了,拨款三万两,想要十万两,门都没有。</P>
地方上要钱的不少,原因都是各种各样,有的居然是以剿匪为名头。</P>
除非天灾,否则,白辰一律置之不理。</P>
花钱的地方很多,应天府又要扩建,边关又要打仗。</P>
如果户部没钱的话,什么都做不了,就会出现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