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伴君如伴虎(2 / 2)

不过,要把拐卖人口,当作重罪处理,要斩首示众,绝不姑息。</P>

“那些外商,不准他们贩卖人口,让礼部告知他们,正经做生意可以,乱来不行。”</P>

白辰也要注意大明朝的名声啊!这应天府可是国都,不是小地方的。</P>

“丞相,属下立刻去办。”</P>

应如是点了点头。</P>

转眼间,科举也要到了。</P>

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所在,大明朝的官员,实际上是缺的。</P>

主要是朱元璋曾经杀得太多,到现在都没有补齐。</P>

因此,科举开科比较频繁,同样的,这也等于收买天下读书人的心。</P>

举办得多了,他们金榜题名的机会也大。</P>

但是,没有一个退出机制,一个县令,可以当到死。</P>

要整一个年岁限制,到了多少岁,就不允许当了。</P>

地方官吏,五十岁差不多。</P>

这能活到五十岁,其实已经算是高寿了。</P>

另外的话,封疆大吏,以及朝堂三品及其以上,可以到六十岁左右。</P>

这些人,位高权重,自然得给一个比较高的年龄限制。</P>

本次科举,录取一百五十人,不能太多了,要保证质量。</P>

各地的举人老爷,都进京参考来了。</P>

到了举人老爷这一档次,就基本上没有穷鬼了。</P>

举人老爷,在地方上,被称作文曲星下凡。</P>

一旦中了进士,就更不得了,家谱上,都得专门书写一页,还得进地方县制。</P>

本次科举,白辰打算亲自出题,题目就是商贾。</P>

现在,大明朝重视商贾,自然,要从商业方面,挑选一些人才出来,派到比较重要的地方去任职。</P>

经济现在是最重要的。</P>

晚上,白辰批阅奏折,屋里的灯架,倒是灯火明亮。</P>

徐妙云给白辰端了一杯参茶过来。</P>

“陛下已经年满十四,应该让他参与批阅奏折。”</P>

徐妙云提议。</P>

白辰撇了撇嘴,这朱允炆批阅奏折,他可是没有打算,把权力还给朱允炆的,否则的话,他就得人头落地。</P>

朱允炆,还是当一只金丝雀养着吧!</P>

“他年纪尚小,懂个什么治国理政啊!”</P>

白辰淡淡的说道。</P>

位高而危,皇帝就是一把屠刀啊!要不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P>

无论如何,是绝对不能还政给朱允炆的。</P>

不过伴随着朱允炆年岁成长,这也是一个问题。</P>

天下人讲究天地君亲师,一旦朱允炆长大了,他不还政,天下人肯定心有不服。</P>

所以,这个朱允炆,就不能让他长大。</P>

反正,不能让朱允炆活到十八岁。</P>

皇宫中,锦衣卫耳目众多,任何的风吹草动,白辰都是知道的。</P>

可以说,朱允炆对他恨之入骨,隔三差五的都得把他给骂上一回。</P>

这要是还政给他,那还了得。</P>

“赶紧去睡吧!我还得批阅这些奏折。”</P>

白辰也烦。</P>

这些奏折,多数都是扯淡,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来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