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来当刺客,根本就是在胡闹,就算是朱允炆的意思,也应该派一个年轻点的来吧!起码力气也大一些。</P>
派一个老太监来,不现实。</P>
“种种迹象表明,是这个老太监自己所为,可能还是受了皇帝的影响,毕竟,皇帝那是隔三差五的骂丞相。”</P>
应如是说道。</P>
白辰点了点头,有道理,似乎是这么一回事情。</P>
最忠心皇帝的其实就是太监这个群体了。</P>
那是远远比文武大臣忠心。</P>
这是想舍身取义了。</P>
“应该把所有太监一一抓起来,进行处决,以避免再有这种事情。”</P>
应如是提议。</P>
“算了,这只是个例而已,以后加强防范就是了。”</P>
白辰摇了摇头,宫里太监不少,也不能缺乏,都杀了不行的,没有补充。</P>
再说了,白辰也不想滥杀。</P>
接下来的几天,文武百官都来探望白辰,并且当着白辰的面,那是痛斥张老太监,这就是来表忠心的。</P>
伤筋动骨一百天,白辰也需要静养,只要不是什么大事情,他就交给别人去做了,并不管。</P>
朱允炆都来探望过,为了表态,他还罢免了太监总管,还赏赐了白辰一些金银。</P>
白辰还是叩谢了皇恩,他知道,朱允炆巴不得他死。</P>
只是,他死了,朱允炆就高枕无忧了吗?</P>
一个半大战小子,怎么统领天下啊!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厉害的叔叔虎视眈眈。</P>
朱允炆也害怕,根据宫里眼线的禀报,那是寝食难安,颇有些做贼心虚的意味的。</P>
这是担心白辰怀疑到他的头上,所以惶恐不安啊!</P>
另外,那个平民出身的皇后,也是根本得不到朱允炆的欢喜,在宫里锦衣玉食,当一只金丝雀。</P>
白辰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出了事了,一件隐蔽的事情,那就是朱棣私底下跟几个边王分别见了面,似乎是有所密谋的。</P>
不知道谈了什么。</P>
关键是,人家是自己弟兄见面,明面上属于正常的事情。</P>
“这些个边王,会不会联合起来,造反呢?”</P>
白辰不得不这么想。</P>
要说,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他们作为朱元璋的孝子,自然不能看家老朱家的江山,落到别人手里,有这样的担忧,担心他篡位了。</P>
这样的担心是合理的,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P>
权臣篡位,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P>
“锦衣卫正在收买那些边王手里的将领,这些人狮子大张口,要很多钱。”</P>
应如是说道。</P>
收买手握兵权的人,还是很关键的。花点钱,白辰倒是觉得无所谓。</P>
“无妨,花多少钱都可以,如果打起来,还得指望着这些人,反戈一击的。”</P>
白辰不在意花多少钱,关键是得有效果。</P>
“燕王手下的将领不好收买,他们倒是很忠心。”</P>
应如是有些无奈。</P>
能收买的,是其他边王手下的将领。</P>
白辰皱眉,这就意味着,朱棣那是治军有方了,这就意味着,战斗力那是很强的。</P>
“要严密监视,警戒起来。”</P>
白辰觉得要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