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学校都已经在思考有没有必要,把这个学生正式除名。
而那个时候,这个老师,关键时候,选择保下了这个学生。
任由他那么自由的成长。
多年之后,当毕业的时候,当同学们都在书写自己批判一篇文学作品的方式。
当同学们交上自己的答卷的时候。
老师惊奇的看到,这个学生的思索非常鲜明,不同于所有的文学界公认观点,而却有着鲜明的色彩,是他个人的印记。
老师给了他很低的分数,但是赞叹他特立独行的思维逻辑。
在此之后多年,那个学生消失在了老师眼中。
直到几十年后,老师行将退休。
才忽然在一个书架上看到了这个学生的书籍。
他翻开来正文,开始阅读学生的作品。
当时大吃一惊,竟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似乎被那鲜艳的文字而惊到,而且不得不一直站在那里,看到了深夜,才懂得回家。
当时他迫不及待的买下了这个学生的作品。
而且回到家里开始查阅,这个学生这些年的履历。
他发现这个学生,近乎就是在写作,从没有做过写作之外的工作。
多年之后,这个农业大国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个教授,正在研究一批植物基因的时候。
忽然间茅塞顿开,似乎让他想到了什么。
他连忙记录下了自己的思绪。
并在几个星期后,拿到了一批从古老地层中发现的植物种子。
他测量了这些种子的基因组成。
并与现代的同品种种子对照。
敏锐的发现了,虽说都是同一个品种,但是植物基因是不同的。
如今的植物种子更像是被人为修改的。
他很奇怪,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做到了这么细微的工作,要知道,现代人也没有修改基因的全部手段。
他在闲下来的研究中,开始分解现代植物的基因。
当最后让成果出来的时候。
他发现现代种子的基因其实是两种生物的基因混合而成。
大多数植物竟然都是两个植物的混合体。
这事情,在当时让学术界大吃一惊。
这个教授获得了一定声誉。
又是多年之后,生物学界有了能力定制生物的时候。
他们还原了那种古老时代的植物。
当他们再去把它与其他物种融合创造新物种的时候。
发现了一个年轻的物种,应该更多先去成长,再去融合。
如果过早的接触成熟物种,那只是塑造了成熟物种的模样。
那个时候,那个老师已经去世。
只是当后人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的时候。
都已经逐渐吸取了这个生物学方面的教训。
他们把这称之为隔壁成长。
只有两个物种同样成熟的时候,才有好的交流成果。
而如果硬要把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教育成成创作伟大作品的人。
那最多也只是原来的模样。
在那个全球化的时代里。
大人们逐渐学会了这种成长方式。
他们逐渐意识到,那既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时代。
也是一个快速让世界同质化的时代。
因为就如生物学家所说,如果那种植物大量泛滥,将会产生越来越多一模一样的植物。
而人类,却已经自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同质化的成长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