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宝藏的来历(1 / 1)

泰山携着李飞朝着黑鲨帮那充满神秘色彩的藏宝洞毅然前行。一路上,所遇之人皆满含热情地向泰山致以诚挚的问候,那声声问候之中,敬畏与尊崇之情溢于言表。而当他们的目光转向李飞时,更是恭敬地弯腰致意,缘由无他,只因众人心中了然,泰山能够摆脱昔日困境,咸鱼翻身,直至今日坐拥这般显赫的地位,全然仰仗李飞的全力支持与协助。

再者,于这帮派圈层之中,还广泛流传着有关李飞的惊世传说。相传,他曾对停靠在码头上的黑色玄武一号战船实施了精妙绝伦的改造。凭借此艘战船,他孤身一人对抗十艘原黑鲨帮的海盗船,力挫强敌,成就了一段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的传奇佳话。

泰山引领着李飞,一路穿梭于戒备森严的帮派大厅,最终抵达黑鲨帮的后库房。泰山一声令下,让人打开库房之门,一个高达两米的洞口即刻呈现在眼前,倾斜着一路向下延展。其间有些地段极为狭窄,仅能勉强容纳一人通过。他们持续向下行进了大约 200 米,方才到达一处约 30 平大小的空地。此处摆放着众多抢掠而来的珍稀物件,有珍贵的字画,那些字画或是笔力雄浑苍劲,或是色彩明艳动人,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曾经主人的高雅情调和非凡品味;有华美的丝绸,其质地细腻光滑且柔软无比,轻轻抚摸,犹如流水自指尖潺潺滑过;有璀璨的珠宝,有的晶莹剔透宛如澄澈的秋水,有的散发着神秘莫测的幽光,恰似星辰自天际坠落凡间;还有白花花的银子,堆积成小山一般,散发着冷冽而耀眼的光泽;而数量最为庞大的,则是那堆积如山的铜钱,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散发着陈旧的铜锈味道。

就在此时,李飞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开口询问泰山:“你可知晓你义父究竟是何人?怎会拥有如此规模的宝藏?”

泰山神色凝重,缓缓回应道:“我义父的身份着实神秘异常,我对此亦知之甚少。但就这宝藏而言,想必是多年来黑鲨帮四处烧杀抢掠所得。”

李飞接着说道:“如此海量的财宝,难以想象其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血与泪。”

泰山微微颔首:“诚然,不过现今这宝藏落入我们手中,或许可以用来行一些有益之事,以弥补曾经的过错。”

说罢,两人继续前行。泰山在一个极为隐蔽的角落,手法娴熟地撬起一个暗格,而后轻轻扭动机关。不远处那看似坚如磐石、不可撼动的石壁,竟然缓缓开启了一道石门。随着石门的敞开,一个更为宏大的溶洞赫然出现在眼前。溶洞之内,潮湿的气息弥漫于空气中,洞顶不时有水滴坠落,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空灵乐章。在这广阔无垠的溶洞之中,宝箱层层叠叠,难以计数。有些箱子由于岁月的侵蚀已然腐朽,其中的金子如繁星般散落满地,那一颗颗金粒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仿佛在追忆着它们曾经被精心珍藏的辉煌往昔。有的金子已然与地上的泥土和石子相互混杂,非得仔细甄别方能察觉其珍贵的本质。若不是泰山亲自引领带路,李飞定然会以为自己误闯进了巨龙所守护的神秘金窟。那熠熠生辉的火光之下,金子绽放着璀璨绚烂的光芒,恰似夜空中繁星点点,璀璨夺目,令人不禁目眩神迷。这满洞的财宝,使得李飞不禁暗自揣测,泰山的义父绝非寻常之辈。

李飞便向前那是一枚金块,看到上面写有“明政”,便清楚了,这是隋末唐初一方诸侯李子通,吴国皇帝。

在隋末唐初那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李子通的身影引人注目。他曾是一方诸侯,甚至称帝建国,称吴国皇帝。然而,其命运的起伏却令人感慨万千。

武德四年十一月,杜伏威麾下的王雄诞与李子通在苏州展开激战,李子通遭遇挫败,退而坚守独松岭。王雄诞巧施妙计,令陈当率千人出其不意,占据高处险要之地,遍插旗帜,夜里更于树上缚扎炬火,使李子通心生恐惧,以致烧营而逃,最终退保余杭。无奈之下,李子通力尽投降于杜伏威,而后与左仆射乐伯通被押送长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高祖李渊不仅未降罪于李子通,反而赐予其宅第一所、田地五顷,更赏赐诸多钱物。此般举动,或许并非出于纯粹的仁慈与宽厚。彼时,李子通手中可能握有珍贵宝藏,李渊此举或许意在暗示其识趣交出宝藏。怎奈李子通不为所动,坚决不交。李渊碍于李子通作为投降的一方诸侯之身份,不敢公然采取强硬手段。毕竟,需以此向其他诸侯表明,投降于唐并非绝路。

然而,李子通内心显然未曾放弃重振旗鼓的念头。武德五年七月初八日,杜伏威入朝长安,李子通便对乐伯通宣称:“杜伏威已在长安,江东尚未安定,我们回去收拾旧部,必能立大功。”于是二人一同出逃。可惜,行至蓝田关时,被官吏抓获。

或许李子通深知,凭借自身所藏之宝藏,有钱有人,东山再起并非难事。他宁为鸡头,不甘为凤尾,欲再次逐鹿天下。而李渊面对李子通的顽固与野心,终是忍无可忍。既然其投降而不交宝藏,还妄图复辟称帝,李渊索性不再顾及,即便舍弃宝藏,也要将其处死,正如常人所说:我得不到,那也得没命花,以绝后患。

岁月悠悠,不知历经多少代人的变迁,直至今日,那神秘的藏宝洞竟被后人开启,终得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