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七十年代12(2 / 2)

一个院里住着,谁家做了肉都能闻得出来,说句不好听的,大声说点话随便放个屁都能传过来。

住大院的人家没有秘密。

徐佩兰捣鼓奶粉,根本瞒不住。

她开启一点门,只说能用鸡蛋换奶粉,而且今天没戏,得等明天,至于怎么做的,对不起,不能说。

奶皮制作成奶粉,必须得用鲜牛奶冷却后产生的油油厚厚的奶皮。

上次徐佩兰用热牛奶剥出来奶皮制作,就很粗糙看起来瑕疵也大。

所以奶皮烘干擀成奶粉很简单,只是摸不到门道的人参悟不透。

眼见讨不着便宜,众人各回各家,嘴里絮叨着,“徐佩兰真抠门,不会做事。”

徐佩兰紧赶慢赶做出两大罐奶粉,连带着一包红枣,到邮局给陈斯年寄了过去。

她用的密封罐是在黑市买的,一个玻璃容器,特殊椭圆扁款青绿色的密封罐。

国营商店有卖的,但需要工业票,徐佩兰有钱没票,只能去黑市转一圈。

现在四九城的黑市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偷偷练摊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关人员抓也抓不过来,再加上政策放松了一点,很多时候都是拿点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寄东西,徐佩兰还给陈斯年汇了二十块钱过去。

以前是三个月汇十块钱,现在她手头宽裕了,增加到了二十。

陈斯年在乡下开荒,能吃饱就不错了,一年到头见不到活钱,徐佩兰给她汇点钱,也是想让她过得活泛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徐佩兰收拾完碗筷,提着铁桶风风火火去了送奶站,让他们务必把奶皮都留着。

到了下午四五点,徐佩兰悄悄溜班取走铁桶,回到大院,热火朝天的制作奶粉。

徐佩兰用吃剩的饼干盒装了一罐,放在堂屋,对沈家兄妹说:“浩然,晓慧,这罐奶粉你们谁先吃,就挖几勺到茶缸里用热水泡着喝,要是觉得没味道,再放点你爸爸厂子里发的蜂蜜。”

沈建华笑得开怀,忙说:“浩然,晓慧,快谢谢你徐阿姨。”

“谢谢徐阿姨。”沈浩然的声音小的像蚊子。

“假情假意假好心。”沈晓慧嘟囔了一句,声音更小。

陈安狠狠瞪了她一眼,沈晓慧立时改口,“谢谢徐阿姨。”

虽然奶皮不值钱,但是加工成奶粉,又费时又费力,徐佩兰累的胳膊都酸了。

到了晚上,沈建华哈巴狗似得给徐佩兰揉着胳膊,揉着揉着就变了质。

徐佩兰累了一天,象征性应付了两下,很快结束进入睡眠。

沈建华体会到美妙滋味,舒坦幸福自信满满的睡了。

......

院里第一个拿鸡蛋换奶粉的人是黄爱玲。

徐佩兰很诧异,她以为会是富裕的林秋娟或者是朱春英,没想到是手头紧的黄爱玲。

黄爱玲老家是鲁南的,在四九城没有工作也没有户口,两个孩子也随她的户口。

韩家只有韩国栋一个人有粮食定量和工资,他一个月收入七八十块钱。

听起来是不少,但每个月他要给乡下老妈十块钱,还要给上学的弟妹每人十块钱。

韩家仅着四十多块钱花,还要买高价粮,一向捉襟见肘。

黄爱玲将六枚鸡蛋放在沈家饭桌上,“嫂子,你看这几个鸡蛋能换多少奶粉?”

徐佩兰直接拿了一罐奶粉给她,罐子不大,但黄爱玲震惊了,“嫂子,这也太多了吧!几个鸡蛋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