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举。”</P>
“主公来信。”</P>
诸葛英恰好在营外巡视,正撞见信使赶来。</P>
他将密信交给岳飞,</P>
自顾自猜道:</P>
“说不定主公那边又有了什么妙计……”</P>
“会不会是粮草问题解决了?”</P>
可看着岳飞严峻的脸色,他似乎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P>
“难道是曹叡来犯?”</P>
诸葛英皱眉。</P>
“若是曹叡来犯,他必会吸取前次教训。”</P>
“说不定会兵分三路,一路走北,攻凉州。”</P>
“主力从中路出,击襄武。”</P>
“在择一路偏军,压上庸。”</P>
不等他说完,</P>
岳飞将书信递到他面前。</P>
“文华猜错了。”</P>
“公孙渊欲称帝,虽然没有直接消息,但从辽东皇宫可窥一斑。”</P>
“而且主公猜测,公孙渊称帝,似有孙权在后推波助澜。”</P>
诸葛英的脸色,从诧异转变为沉思。</P>
他摩挲着下巴,</P>
看向岳飞:</P>
“公孙渊称帝,曹魏无法坐视不管。”</P>
“所以主公令我等见机行事?”</P>
岳飞点头。</P>
却也在心中暗叹。</P>
“主公会不会急了些?”</P>
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地图,看向北地郡与关中之间的道路。</P>
从关中出兵,往北走萧关。</P>
一路上地势虽然崎岖,但大军通行毫无问题。</P>
路上还有清水河,亦不用担心补给问题。一旦北地战事一起,曹叡很可能派兵横插一脚。</P>
而没有其他几路的牵制,岳飞也不敢保证百分百攻占北地。</P>
“若孙权能攻寿春,或许可行。”</P>
听着岳飞的话,</P>
诸葛英眼神一亮。</P>
“对啊。”</P>
“主公猜测孙权支持公孙渊称帝,其目的极有可能是利用公孙渊牵制曹叡,而后北伐。”</P>
“曹魏家大业大,但也绝无法支撑三线作战。”</P>
“或许……”</P>
“这真是吾等的一次机会。”</P>
……</P>
……</P>
郭淮可不同于年轻气盛的毋丘俭,他一到幽州,便住进了蓟县。</P>
也就是现如今的京城所在。</P>
兵马不动,只是催促各地征发粮饷,做出一副准备大战的姿态。</P>
光是如此,</P>
便已让公孙渊如临大敌。</P>
诚然,</P>
公孙渊有能力击溃四方外族。</P>
但此时面对的不是高句丽那等杂兵,而是郭淮统帅的大魏禁军。</P>
他急令手下大将卑衍于乡野中招募青壮。</P>
一时间,</P>
辽东总兵力达六十万有余。</P>
“呵呵。”</P>
“六十万。”</P>
郭淮失笑。</P>
“真不知公孙渊是如何北伐高句丽,南征辽东半岛的。”</P>
“难道那些东夷都是猪不成?”</P>
胡遵只是看着郭淮阴笑,心中却大为不解。</P>
“敌有六十万,而吾等兵力不足五万。”</P>
“为何车骑将军不忧反喜?”</P>
“胡将军,行军打仗,岂能单凭兵力定胜负?”</P>
如今公孙渊的一切部署,完全和郭淮料想的一样。</P>
致使郭淮心情一片大好。</P>
他笑着解释:</P>
“六十万大军。”</P>
“人吃马嚼那是个天文数字!”</P>
“北方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本将夜观天象,料定今年必是大灾之年。”</P>
“他征调如此多的青壮参军,谁来供应粮食?”</P>
“兵多粮少,时间一长,公孙渊不战自溃矣!”</P>
正如郭淮所料。</P>
刚刚入冬,整个北方便被膝高的雪层覆盖。</P>
六十万大军,算上农夫,号称两百万大军都不为过!</P>
那一年一收的粮草库存,根本不够两百万人类之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