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渊押解洛阳,凌迟处死。</P>
啊,对了。</P>
236年中旬,曹叡驾鹤了。</P>
曹芳上台,曹魏朝廷已经有了大乱的征兆。</P>
汉锐利不可挡,魏人人自危,吴自相残杀。</P>
吴国纯属是孙权自己有病,</P>
明明立了太子,却非要让另外一个皇子住在太子东宫。</P>
然后孙权却转而去宠爱第三个儿子。</P>
朝中分成三派,各不相让,互相倾轧。</P>
这操作,看的刘谌都啧啧称奇。</P>
就在东吴内乱之时,</P>
汉骠骑将军吴懿领军出房陵,兵指襄阳郡。</P>
主将虽是吴懿,但真正主导战争的,是左将军李靖。</P>
至于吴懿为什么同意李靖领兵……</P>
以吴懿现在的功劳,其实距离骠骑将军还有些距离。</P>
这是刘谌为了安抚他,特意擢升的。</P>
还加了允国公之位。</P>
国公。</P>
这是季汉的第一个国公。</P>
利虽然不多,但名已经给到顶了。</P>
吴懿也知自己能力,</P>
心甘情愿领了赏,退居二线。</P>
也正因为如此,</P>
才让天下人见识到了李靖的带兵之能!</P>
其剑锋所指之处,汉军兵锋凌厉,作战迅速。</P>
往往襄阳郡中部城池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被李靖突破了前线防御。</P>
公元240年,李靖兵围襄阳。</P>
到达了昔日关羽曾来过的地方,汉军诸将无不感慨万千。</P>
同一时间,</P>
刘谌领南中蛮兵出白帝。</P>
他这边,秦琼、尉迟敬德、宇文成都、邓天王四位神将一出,谁能与之争锋?</P>
施绩抵挡不住,节节后退。</P>
于夷陵之地,被刘谌一把火烧了个头昏脑涨,损失惨重。</P>
“呼……”</P>
“昭烈帝,汝之仇,孤报之矣!”</P>
魏、吴两家大惊。</P>
襄阳若破,汉军兵锋可直指兖、豫二州。</P>
魏国将永无宁日。</P>
满宠已去,</P>
王凌出兵来援,不成想却被李靖领军冲了个对穿,大败一场。</P>
无可奈何,司马懿再次领兵。</P>
另一边,</P>
南郡若破,荆州将再归刘家。</P>
更何况,孙权此时就住在不远的江夏武昌。</P>
刘谌抬抬腿,顺江而下,俩人就能见面了。</P>
这谁不怕?</P>
但魏国好歹还有个司马懿,吴国有谁?</P>
陆逊、诸葛瑾没了,丁奉等老将早就战死了。</P>
施绩不是刘谌对手,诸葛恪从旁策应,也被谢安死死钉在建平郡北边。</P>
谢安出征那天,写了封信,但没送出去。</P>
而是一把火烧了,烧给了已经去世的黄权。</P>
当年刘备攻吴,便是黄权顶在北面。</P>
如今刘谌攻吴,是谢安顶在北面。</P>
唯一不同的是,</P>
刘谌的攻势比刘备的效率高多了。</P>
虽然也有败绩——偶尔被施绩、诸葛恪小股部队偷袭。</P>
但无伤大雅,不过是挠痒痒一般,改变不了大局。</P>
得了南郡,</P>
一如当年诸葛亮的布置,分兵去取武陵、零陵、桂阳三郡。</P>
武陵由宇文成都领军,</P>
零陵由潘文统帅,</P>
桂阳归辛弃疾。</P>
如今的潘文,也已经成长起来。</P>
按照本土人杰培养手册所说,属于兵家之一形势家。</P>
【武力:104,统帅:98,智力:70,政治:41,魅力:88】</P>
比肩其父潘凤,强出一大截。</P>
就是比肩同为斧将的徐晃,也无有不足。</P>
吴国形势惨淡,</P>
魏国也好不到哪去。</P>
邓艾早早隐藏在岳飞军中,待司马懿一走,便领兵偷渡吕梁,袭击太原。</P>
击太原之时,</P>
北方另外两路也展开攻势。</P>
岳飞兵出漆县,封锁京兆与冯翊之间。</P>
白起以五万兵力打二十一万魏军驻守的陇关,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旨,战损比1∶13,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