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道士(1 / 2)

韶龄传 程长风2 1110 字 6个月前

自从进了宫以来,韶龄便十分少眠,每日天不亮就醒了。在床上睁着眼赖上一两个时辰颇为难受,便起来在所住的南内离宫内随处转转。</P>

离宫里有一池塘,精巧可爱,里面放养着几只仙鹤。这日,韶龄又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却见到一位身着道袍,头戴香冠的“小道士”正在此打坐,只见他面前设了一张一条紫檀木的香案,案上设坛,香烛萦绕。</P>

一直听说圣上炼道修玄,颇信任李孜省等方士,这大概也是哪位“神仙道人”吧。只见这位“小道士”在蒲团上闭目人定,盘腿如山,头上却冒出了密密的汗珠。</P>

韶龄刚打算悄悄退下,却听到他说:“谁人在此?”</P>

韶龄避无可避,只好硬着头皮走出来。</P>

他见韶龄一身秀女打扮,笑道:“我还当是谁搅了我与太上道君的拜醮之礼,原来是个小秀女。你可知,这南内离宫是圣上居所,不是你等秀女可以随意走动的,你怕不是个刺客吧?”</P>

韶龄一听他扣我这么个大帽子,赶忙跪下,讨饶道:“这位大人,小女初来乍到,只是一时走错了方向,求大人放我一条生路吧。”</P>

他看似大方道:“今日是中元节敬天拜醮的日子,就不谈杀人了。这样吧,你写一首青词向上天拜表。写得好呢,我就饶了你,若是写的不好,我就叫你的管事嬷嬷带你回去,学学规矩。”</P>

韶龄暗自咬牙。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颇为冷僻,她感觉额头都冒出了冷汗。这“小道士”却颇有兴致地看着韶龄,似乎知道她答不上来。</P>

忽然,池中仙鹤蹄叫一声,扑落落地飞起。韶龄灵机一动:“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P>

“我让你写青词,你背李翱的诗算什么?”“小道士”显然不太满意。</P>

“大人,这青词是献给上天的,那肯定要体现小人的诚心,小人不擅青词,却见大人身形似鹤,一心向道,这诗虽格式不对,却着实体现小人与大人一心向道的诚心啊。”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希望这番说辞能让自己过关。</P>

“练得身形似鹤形?你可知炼道修玄,仅此打坐一功,即非常人所能,亦非只为长生。“打坐”一词,释家作如是说,道家也作如是说。关键不在“坐”字,而在一个“打”字上。打的是心中的诸般念头,道称之为魔,释称之为障。”“小道士”说,“你这小秀女,没有一句是诚心,这魔障要如何打消?”</P>

韶龄心里七上八下,好在他也未作纠结,只见他随手拿起两份早已备好的青词,口中念念有词。念完了一张,便将那张青词在烛火上点燃了,放到了拜几前的金盆里。那页青词本是青藤纸做的,上面写的是朱砂,燃起的火便又青又红,腾起的烟也呈出七彩之光。接着又念另外一张,又点着放到了金盆里,然后欣赏那青红七彩的光烟。</P>

“既然你写不出来,我又是个极心善的,也不忍心看你被管事嬷嬷们教训,不如我们起一卦,看看上天是什么意思。”“小道士”说,眼睛里满是猫捉老鼠的趣味。韶龄纵使恨得咬牙切齿也只能任他摆布。</P>

“小道士”这时已在供案边,信手起了一卦。韶龄瞧着他那上三横和下三横的纸笺,冥想着答道:“这是乾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