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英是万安的人,能坚持到现在,实属不易。”朱佑樘肯定说,“我们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帮着他们再筹措些粮草?”</P>
“要不就像上次那样向哈密借兵吧?先应付过眼前再说。”马文升提议。</P>
大家点头称是。这时,何鼎匆匆进来,向朱佑樘禀告说少詹事刘健求见。大家都有些惊讶,自从上次朱佑樘嘱咐暂时不要把刘健牵扯进来后,各位师傅都十分注意,非重大事件不问刘健,没想到他竟然不顾埋在东阁周围的眼线这么急匆匆前来,定有大事。</P>
因为着急,刘健的额头满是汗水,一进门就满脸焦急地说:“殿下,臣刚刚接到军报,哈密,哈密出事了。”</P>
众人大惊,马文升急道:“快说!”</P>
“吐鲁番阿黑麻联合瓦剌部,威逼利诱忠顺王罕慎,骗开城门,哈密,丢了!”刘健说。</P>
“什么?”朱佑樘惊得站起来,“李大人呢?”</P>
“李大人与贼寇力战,生死不知,少将军正从甘州驰援。”刘健答。</P>
“生死不知?”就在一瞬间,朱佑樘捂着心口直挺挺地向后倒下了!</P>
“来人!”韶龄立刻起身,冲上去半抱起他叫道,“快,去请太医!”</P>
一阵杂沓的脚步,何鼎和蒋琮奔进来,几位师傅也上前来,几个人慢慢把朱佑樘抬回了卧房。</P>
韶龄赶紧找出瓷瓶里的药给朱佑樘喂了下去,朱佑樘的呼吸终于渐渐均匀了。太医被何鼎匆匆扯来,又给朱佑樘扎了针,开了药。</P>
韶龄看着朱佑樘好不容易睡了过去,嘱咐太医和何鼎守着,自己来到前厅,几位师傅还在焦急地等着。</P>
韶龄向各位师傅深深一辑道:“各位师傅,太子身体要紧,今日刘大人当值内阁,我让人跟着您,若有新的消息也好立刻让太子知道。出了那么大的事,兵部也一定乱了,马大人你是兵部右侍郎,也需回去主持大局。其他几位大人也先请回衙门去,太子身子不好,这大局还需各位撑着。”</P>
各位师傅走后,韶龄又吩咐蒋琮快去把父亲张岱请来,在这个乱糟糟的时候,她实在需要一个信任又可依靠的人。</P>
张峦听闻这个消息也十分震惊,毕竟李大人与他交好多年,如今却生死未卜。他不无遗憾道:“当年吐鲁番阿力汗攻入了哈密,罕慎逃至甘肃苦峪,请求朝廷救援。是李大人救回了罕慎王母,夺回了他的金印,收复了哈密。没想到他竟恩将仇报!”</P>
“一山不容二虎。朝廷既然设了哈密卫,派了将军镇守,又何苦封蒙古人为王,给了外族离间的机会。”韶龄回道。</P>
不过,韶龄向父亲坦白,除了太子,她更担心远在边境的李东阳,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多年,突逢大事,又有吐鲁番、瓦剌两面夹击,他才投笔从戎不久,这局面怕是承受不住。</P>
张峦也赞同,只是这个时候个人管个人尚且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人在乎他李东阳的国仇家恨呢?突然他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应天府的刘大夏。</P>
“他也是我们的同门师兄弟,还是杨傅杨阁老的女婿,是阁老给他起了新名字,叫大夏。但是我记得他在丁忧,连科举都错过了。”韶龄疑惑为什么父亲想到了他。</P>
“他确实在丁忧,但他通晓兵事,又与李东阳、杨一清师出同门,他去比旁人更合适。”张岱回答。</P>
“如今的哈密和甘州被瓦剌搅成一锅乱麻,说服他怕是不易。”韶龄担心道。</P>
“你以太子妃的身份去说自然不合适,还是你爹我走一趟吧,好歹我也当过他的学政。”张峦说。</P>
“如此甚好,多谢爹爹。”韶龄说。</P>
“父女间谈什么谢不谢的。韶儿,阿爹有句话要问你。”张峦欲言又止。</P>
“父亲请讲。”韶龄说。</P>
“你有没有想过若是陕西兵败,太子不保,你当如何自处。”张峦踌躇问。</P>
韶龄看着父亲的眼睛回答道:“爹爹,阴差阳错,我与太子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若是太子府出了事,恐我们张家也难逃牵连。”</P>
张峦长叹一声,“好吧,我这就去找刘大夏,希望能帮得上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