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火筛(2 / 2)

韶龄传 程长风2 1512 字 6个月前

一直走到走出清宁宫时,朱佑樘还犹自沉吟,兴王,你究竟要干什么?</P>

朱佑樘将王太后的意思告知了李东阳,李东阳无奈颔首,忽然道:“若是太皇太后还在世,不知会作何感想?”</P>

朱佑樘无奈摇了摇头:“若是太皇太后还在世,怎容王太后这般。”</P>

次月,朱佑樘任命王泰为都指挥使,守延绥,为明军主力出战火筛。王泰此前只是负责军需,并无领兵经验,对于这个决定,内阁和六部皆出乎意料。此时马文升和刘大夏倒是统一战线反对此举。</P>

大概知道是太后我举荐,马文升和刘大夏一起求见。</P>

赶在朱佑樘到坤宁殿用晚膳前,两人便急急进了坤宁殿,何鼎知道他们是有要紧的话要说,忙带着侍从退下,自己亲自侍奉。马文升和刘大夏恭恭敬敬请了安,坐在何鼎给他们搬的凳子上。</P>

因为天热,为减少殿内烟火气息灼热,殿中烛火点得不多。傍晚的暑意被殿中银盆里蓄着的碎冰冲淡。马文升和刘大夏手边各有一盏上好的碧螺春,翠绿叶面都已经尽情舒展开来,衬着玉色茶盏色泽更加绿润莹透。</P>

两人互相看了看,马文升率先说:“陛下,王泰此人,并无领兵经验,骤然领如此大任,怕是不堪承受。”</P>

朱佑樘不抬头,吹了吹手中的茶盏说:“负图,当年你也没有带兵经验,先帝不是照样用你。”</P>

马文升有些尴尬,还是刘大夏出来解围:“陛下,现在跟那时不同,火筛可谓是一员猛将,他赤面颀伟,骁勇善战,不是王泰可以对付。”</P>

“时雍不必多言,当年小王子也不好对付,再好的将帅也要去历练一番才是。”朱佑樘打断他的话。</P>

“此役对我朝意义重大,陛下让王泰用此役历练是不是太儿戏了?”刘大夏虽极力勉强着口吻上的恭顺,但是听得出口气渐渐不豫。</P>

朱佑樘看着他们,虽然面容上笼上一层薄薄的笑容,但是口气却带着若飞霜的肃然:“两位不必动气,即使是太后举荐王泰,朕到底是以江山为要,不会由得他胡来。”</P>

马文升知道此蹚白跑了,便拱手退下,刘大夏却不跟着退下。他的面容在烛火的映耀下显得阴暗不定,朱佑樘问道:“刘大人还有事?”</P>

他抬起头来,烛火在他眉心跃跃跳动,道:“陛下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P>

朱佑樘缓缓起身,道:“没有。”说着背过脸去,让何鼎送客。</P>

等他萧然离去,朱佑樘才挥退众人独自走进内室,拿出一叠脉案,缓缓举向烛台,鎏金青兽烛台上的烛火跳跃几下,手里的脉案先是腾地燃起接着落在地上被从长窗灌入的凉风忽地扑灭,只袅袅升起一缕乳白轻烟,仿似最无奈的一声叹息,幽幽化作深宫里一抹凄微的苍凉。</P>

果然如马文升与刘大夏担心的那样。火筛诸部侵掠固原。紧接着,达延汗联合火筛等蒙古诸部进犯宁夏、延绥等地,在此次阻击战中,王泰所部几尽全军覆没,自己也兵败而死,火筛率军在宁夏东路、韦州大肆劫掠,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P>

朱佑樘将军报撕得粉碎,上面赫然写着蒙古诸部奉达延汗为“中兴之主”。</P>

此次战败与王泰在盐池的阻击战中的错误决定有密切关系,早在十几年前,余子俊便定下甘州河套一带筑墙坚守的原则,可是王泰立功心切,他渴望与李东阳一样在盐池立下奇功。可是火筛却吸取了先辈的教训,反过来引诱王泰进入了他的包围圈,一举拿下了延绥。</P>

就这样,延绥丢了,王泰死了,而王太后告病不出,几个激动的御史便把矛头指向了后宫。要求重立后宫的奏折一下子涌向朱佑樘,朱佑樘少有地狠狠廷仗了几个御史。御史们又把矛头指向了张家。</P>

参鹤龄、延龄兄弟骄横,纵家奴强夺百姓田地房屋等的奏折一时如雪花般堆满了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