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做出欢喜的姿态,讲“小秋儿有天赋,以后必能考上大官,爷爷奶奶就等着享福了。”</P>
“大伯母,弟弟离距离当官太漫长遥远。”小春雅在一边开口“想要考中秀才只要把《四书》《五经》这九本书倒背如流就可以了,但是想要当大官至少还要再背九十本书,中乡试当举人,中会试、中进士,然后从九品芝麻官开始做起,慢慢熬个三四十年运气好的话,在退休之前可以当上四品大官。”</P>
王氏讪讪的看见赵大郎脸色有点冷,王氏什么都不敢说了。</P>
赵杨氏在一边吃惊“九十本书,这些书很贵的吧?”</P>
“很贵,很多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小春雅决定把锅甩到某人头上,讲“奶奶,明月公子之前给我们算过一笔账,从念书一直到考中秀才大概需要十年时间,天赋好的话最短也要十年,至少要有一千两银子支撑才能够完成求学的费用,考试的费用,去返考试路上的费用,这个前提是必须一考就中,一路顺畅,否则费用更多。”</P>
以为花个两三百两已经顶了天的赵北……</P>
以为花二百两银子就能够培养出一个童生的赵杨氏……</P>
王氏头一次感到绝望,她有三个儿子,但是她连三两银子都没有,她幻想儿子能够考中秀才的机会破灭了,读书太费钱了。</P>
赵大郎脸色平常,他早就知道科举有多么的艰难,他让大儿子念书只是想让他多一个机会能够留在县城里找一份轻松的工作。作为一个父亲,他不能只偏心大儿子而忽略了二儿子和三儿子,他必须一碗水端平。</P>
赵三郎脸色有些茫然,显然也是被这个庞大的数字给吓到了,他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什么。</P>
小秋临讲“大牛哥哥念书费钱,二牛哥哥和三牛哥哥念书就省钱,因为不需要买书呀,一本《三字经》三百文,一本《百家姓》五百文,一本《千字文》五百文,一本《弟子规》二两银子,一本《幼学琼林》二两人银子,一本《增广贤文》二两银子。读完这些书之后就可以读考科举必须学习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九本书每一本三两银子,加上解释内容的书籍每一本大概五两银子,一百两银子买书本够了。”</P>
赵北有些发晕,光是买书都要一百两银子,笔墨纸砚的费用,每一年给夫子的束修费,难怪十年下来需要一千两银子。</P>
王氏在绝望之后看到这个宅子又有了主意,本来她不打算这么早就开口的,但是为了让大儿子继续念书自己又不想掏出银子,就把主意打到房租上来。</P>
王氏聪明了一回,在吃过晚饭,小孩子结伴出门之后看灯市,王氏才把想法说了出来。</P>
“把房子租出去?”</P>
“阿爹,这么大的宅子丢空也可惜,每个月的租金还能够收三百文,一年下来大牛念书的学费也有了。”</P>
王氏讲“二牛可以晚一年再念书,这样大牛就可以念三年书,以后去县城找活干就容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