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歪着头,换着角度看了几眼,想了会儿,又问:“冷吗?”</P>
平阳公主脑袋艰难的左右摇摆。</P>
身后的柴绍问;“怀仁,如何?”</P>
安静了会儿后,李善斟酌着话,开口道:“最险的一关已经过了,但不可大意,若有反复……”</P>
顿了顿,李善轻声道:“两子年幼,骤然失母,柴公身为十二卫大将军,公务繁忙,只怕无人教诲。”</P>
平阳公主努力露出个笑容,下巴点了点。</P>
李善招手叫来周氏,“喝了几次盐水?”</P>
“五次。”周氏昨晚前半夜睡过,精神还算不错,仔细说:“三次小半碗,两次半碗。”</P>
李善点点头,“上次用粥什么时辰?”</P>
“两刻钟前。”</P>
李善琢磨了会儿,“你替公主擦身……酒送来了吗?”</P>
“五坛都送来了。”</P>
“擦身吧,之后再用药。”</P>
周氏和几个侍女开始忙碌,柴绍和李善退出门外。</P>
“公主何时能痊愈?”</P>
“如今还不好说。”李善随口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P>
嗯,即使青霉素真的有效果,自己也需要控制一下……既然很可能成功,那总要吧功劳多搂一点。</P>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李善突然有点惭愧……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啊。</P>
承乾殿。</P>
今日李世民去了天策府……没办法,如今房玄龄是不能入皇城的,想议事只能自己出去。</P>
回到承乾殿,换了衣衫,李世民挥手让宫人退下,先问道:“三姐如何?”</P>
“适才报信,今日已经醒了三次,用了粥水,虽浑身乏力,头晕目眩,但据怀仁说,最险处已过。”秦王妃拿起一件袍子替丈夫披上,“夫君留心,不要着凉。”</P>
李世民喜笑颜开,连连点头,“大业未成,自当留心……不意怀仁有如此手段。”</P>
“怀仁守了整整一夜,妾身探望,三姐醒转,怀仁安排妥当才去歇息。”秦王妃小声说:“未有时机。”</P>
“不碍事,日后再说就是。”李世民笼了笼衣衫,嗤笑道:“大哥自然是以为举荐有功……但李善其人,看似在山东行险事,奇招迭出,实则最是谨慎,行事往往先有伏笔,后有安置。”</P>
“或有人欲以此幸进,但李善却不肯行此险招。”</P>
秦王妃点头道:“其实东宫如何……无甚关系,只需要李善知晓,此事有长安县尉参与即可。”</P>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道:“当日李善来信,愿以科举入仕,孤虽许可,但实有不满。”</P>
“不料李善先以诗才扬名朝野,此次又妙手回春……必得父亲看重!”</P>
简单来说,李善这颗棋子的分量一日重过一日,李世民对其的看重也一日多过一日。</P>
而因为李善的身世,李世民对其非常放心……他绝不会投入东宫。</P>
捧着一碗热茶,李世民在心里想,自己如何用好这枚分量不轻的棋子……或许,自己应该想的更长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