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死得心不甘、情不愿。</P>
他以为他是甘愿的,但是这些年来,他灵魂不散,一直忘不了当年的屈辱。</P>
他知道这样不甘愿,是不应该的。</P>
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P>
可是,他更想要清白啊!</P>
哪怕母亲直说想要他这条命,他都可以奉命去死,也算是全了他对母亲的孝道!</P>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这样被泼了一身脏水和骂名的方式?!</P>
张安向伍越昭行了一个大礼:“张安愿献出全部灵魂,只求伍老板,能让张安清清白白的死去!”</P>
伍越昭:“。。。。。。”</P>
伍越昭有些慌乱的转身喊人,声音里带着极度压抑愤怒后的颤音和哽咽:“槐,槐一,你给他摘点水果。”</P>
喊完了伍槐一,伍越昭颤着指尖,哆哆嗦嗦的端起杯子猛喝了一大口灵泉,努力压住暴怒的情绪。</P>
张安这件事,让她瞬间联想到那个被母亲和情夫杀死的男孩儿!</P>
那个情夫在审讯时交代说,孩子原本是奋力挣扎的,他都压制不住!</P>
他就喊孩子的妈妈过来帮忙,孩子看到妈妈真的来了,就立马不动了。。。</P>
伍越昭都能想象得到,那孩子在看到妈妈也要杀他的那一刻有多绝望!</P>
放弃挣扎,大约也是如张安这样想的:这条命是母亲给的,她要,那就拿回去吧。。。</P>
从前的伍越昭,只恨那个女人死的太轻松了!</P>
后来做了快穿,她就一直在盼望着,如果她能够遇到那个小男孩儿该多好,她就可以救他了!</P>
直到今天遇见张安,伍越昭突然意识到,那个男孩儿可怜,但他至少还有警察,还有老师可以为他伸冤。</P>
伤害他的畜生,还能得到应有的惩罚。</P>
可是,如张安这样的古人呢?!</P>
在他的那个时代,孝大于天!</P>
这不是愿景,而是事实!</P>
那个时代的孝道,是可以压死人的!</P>
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处置权,即便是将孩子打死,父母也是没有过错的。</P>
只要孩子不顺自己心意,他们张口就是要告他‘不孝’。</P>
因为只要一句‘不孝’,被告的孩子,轻则坐牢,重则人头落地!</P>
那样的年代,是没有豫章书院的。</P>
因为那时的律法,就是豫章书院!</P>
权者们精心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离谱而荒诞的典故,去愚弄底下的人民。</P>
以二十四个堪称变态的典中典,说着华而不实,洋洋洒洒的废话,要求人们举孝廉、行孝举。</P>
而那些在孝道中占据优势,作为既得利益者一方的父母,会基于自身利益,十分拥护这样的法律。</P>
即便是那些在这样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即便他们也曾因此感到痛苦,可是当他们好不容易从被害者变为了加害者,好不容易尝到了自己这庸庸碌碌的一生,唯一可以获得的权利的滋味,自然也会拥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