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远东名校(2 / 2)

狼行民国 香烟煨石头 1667 字 10个月前

不过这个牧童有些可怜兮兮,如同混进牛群里的小老鼠,不一会,问题就找出了一大堆,小九哥眼看就要哭了,泪珠在眼眶里打圈。

最后,顾楷文校长实在看不下去了,拍案而起:“见识了,这就是堂堂南大,一帮大教授,对一个一年级的高中生群起而攻之,传出去也不怕让人笑话。”

“咳!咳!顾老,你不说我都忘了这小家伙才高中一年级。您看已经中午就餐时间了,副校长长陪您老和高徒随便在学校餐厅凑合点。我看问题也找的差不多了,我和教授们总结一下,拿出个修改方案,保您老满意咋样?”

“这还像个样子嘛!”

顾楷文校长老怀大慰,在一片跌碎眼球的‘噼啪’声中,带着甘光复同学昂首离去。

“君谋,那个小家伙真的是高中生?”

“不会吧,肯定搞错了。”

……

“诸位,小家伙就是如假包换的高中生,不过这家伙有些妖孽,前段时间流传的‘红酥手,黄藤酒’就是这小子闹出的动静,你们说,我们做的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校长,你说这小子在高中瞎混什么,赶紧弄过来才是正理,到时候交给我带着,免得走了歪路。”

周院长打着如意算盘。

胡雪峰院长笑道:“老周,你还不知道吧,现在风靡南京城的小鱼儿弹弓、汇文中学粉笔厂、即将上市的国产文具盒都是这家伙一手搞的,天生就是个商业奇才。你看桌上的技改方案,简直就是惊天之作,稍加完善,就可以作为经典案例来操作。”

…………

“诸位稍安勿躁,没看见老家伙护犊子的样子吗,纯粹找不自在!这件事情不急,慢慢来,先搞掂小家伙再说嘛!”

“此话有理!”

“那就先按院系分几块,把技改方案做漂亮,其中可是油水不少,先把好处拿到手,其它再说不迟。”

“哈哈哈哈!”

…………

虽然已经放寒假,但南大的大部分教授都在南京城居住,所以【纺织设备技改升级策划案】的后续完善工作进展很快,这几天甘光复同学被抓差,出没在南大校园的各个院系。

虽然时局不稳有些数据无法统计,但南大商学院预估,仅在‘上青天’三地就有纺织企业五千多家,织机五万多台,从业人员近五十万人,年产值占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

民国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支柱产业。

“上青天”是特指中国三大纺织工业基地。这三座城市是清末民初最早出现纺织工业的城市,是中国纺织行业的领头羊。

先说上海,这里有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建成于1889年。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上海正式开埠,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包括鸦片在内的大量西方商品涌入中国,其中洋布一系列,每年售银三千多万两。所以在1876年,李鸿章决定进口纺织机器,开办纺织厂,“期渐收回利源”。

从清末到民国,上海出现许多名噪一时的纺织大王,包括刘国钧、荣宗敬、吴昆生、穆藕初、郭隶活等等。荣宗敬是荣毅仁的伯父,他在上海创办了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到40年代末,上海纺织工业共有企业4552家,作为纺织工业主体的棉纺锭达24354万枚。

再说青岛。纺织业在青岛被称为母亲工业,民国时期纺织业总用工人数就达近十万人,几乎每个青岛人都能从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中,找到纺织人的身影。

30年代中期,青岛有纺织工人3万余人,棉纺锭5684万枚,织机9286台,建立了纺纱、印染、机械制造等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的体系,规模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

到20年代末,天津纺织厂家数达1407家,总资本额为268705万元,占当时天津民族工业资本额的30。天津的纺织厂多临海河、北运河、新开河、金钟河而建,棉纺厂厂内有码头,河北、河南两省的棉花经运河运进天津,那时候上海到天津的轮船还能通航。

纺织业包括棉纺织业、地毯工业、织布工业、针织工业四大分类,之所以引起南大的高度重视是因为这次技改升级具有提升行业产能的整体效应,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甘光复同学的技改针对的是棉纺织设备,要推广到整个行业还需要做很大的改进,而目前厂家的设备主要来自于RB和欧洲,型号各异千差万别,要做出面广量大的市场调研普查才能对症下药,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得手。

先行试点,总结经验,这是任何改革中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眼看小年临近,但南大教授们效率极高,热情似火,一支由工学院周仁院长率队的工作组赶到了上海,中国纺织业的技改序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