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谦受业于支谶门人支亮,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谓。</P>
汉灵帝时期,他的族人便从大月氏国,迁徙至大汉定居。</P>
董卓之乱,洛阳的秩序崩塌,支谦便迁徙至江东。</P>
历史上,支谦曾为吴太子孙登的老师。</P>
其翻译的佛经,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在神州的发展。</P>
以至于后世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壮观景象。</P>
孙权和支谦交流,表示愿意弘扬佛法。</P>
作为南土的霸主,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大势的发展。</P>
江淮地区,有很深的佛教影响力。</P>
这得益于一个人的宣传、弘扬,也就是笮融。</P>
笮融掌控着徐州多地的漕运,深受陶谦的信任。</P>
他利用压榨来的钱财,大肆地修建豪华佛寺,非常奢靡。</P>
在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笮融铸造金铜大佛,衣以锦彩,倾动徐扬二州。</P>
而且,他还举行大规模的浴佛节,招揽信徒万余人。</P>
这是佛教历史上,都罕见的盛景,就这么被笮融折腾出来了。</P>
后来曹操举兵入徐州,屠戮生灵。</P>
笮融害怕兵灾,然后向扬州迁徙投奔刘繇。</P>
跟随他的佛教徒,足足上万众。</P>
孙策渡江袭夺牛渚屯时,还和笮融大战一场,大破笮融的佛教军。</P>
再后来,笮融逃到豫章,杀了豫章太守朱皓。</P>
而朱皓是汉末三将之一朱儁的儿子,称得上是名流。</P>
刘繇大怒,举兵讨伐笮融。</P>
笮融兵败逃到山中,被山越所斩。</P>
江东的佛教盛世,也就戛然而止。</P>
如果孙权愿意扶持佛教,那么支谦有信心大兴佛法。</P>
孙权提出,支谦弘扬的佛法中,必须强调一点。</P>
也就是人生来就是受苦受难,只有经历耕种、劳役的苦难。</P>
死后才能进入西天极乐世界。</P>
所以活着的时候,要多种地、多服徭役,以此为殊荣。</P>
不要出来乱搞事情,败坏自己的修行。</P>
如果不多种地,不多服徭役,那么死了以后容易下地狱,饱受折磨。</P>
活着受苦,死了还受苦。</P>
支谦是翻译佛教经文的“专家”,他知道要弘扬佛法,肯定少不了统治者的支持。</P>
他振奋地脱口而出道:</P>
“没想到至尊也这么精通佛法,日后在下一定常来请教。”</P>
孙权听着支谦的恭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P>
他自己什么水平,自己心知肚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