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南吴和曹魏兵力对比(1 / 2)

南吴士族、将军的土地,几十顷、上百顷都很正常。</P>

只不过孙权将他们的主要土地,都安置在扶南、金陈、林邑、交趾等地。</P>

庄园、坞堡、种植园是主要的生产模式。</P>

他们获得的耕地越多,利益共同体越巩固。</P>

往后交州出现叛乱,就算是为了利益,他们也会不惜代价地夺回。</P>

如果士族、勋贵、将军们的土地都在中原,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放弃偏远的边境地区。</P>

明朝就是最好的例子,朱棣好不容易打下安南,扩张了领土。</P>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又果断地放弃了,满朝文武都觉得安南这块土地麻烦。</P>

他们没有利益的捆绑,土地都在江南,谁会记得征战安南将士们所流的血?</P>

孙权将封赏士族的土地,都安置在偏远地区,再进行移民实边慢慢地拓展。</P>

虽然也会留下一点隐患,可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P>

现在南吴的疆土,越来越广袤。</P>

在地理上,南吴疆土已经远远超过曹魏。</P>

且南吴和曹魏在人口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最多也就两三百万人口的差距罢了。</P>

这点人口,已经影响不到最终的决战。</P>

目前南吴的总兵力,为六十五万众。</P>

曹魏的兵力数量要少一点,在六十万人左右。</P>

这还是曹操进一步扩军的成果。</P>

中原百姓陷入劳役、兵役的疲惫状态中,各地的叛乱不断。</P>

曹操不敢穷兵黩武,将百姓逼反。</P>

他将军民比例,维持在二十几比一。</P>

曹魏的政策看似宽松,但在两次江淮战败的影响下,实际上百姓的压力也不小。</P>

反观南吴,汉人百姓永远不会站出来反对官府的统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