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靠近黄河,灾民也就越多。</P>
若不是隐身上带着把显眼的长剑,只怕他们还没到温县,就被路上的流民给抢光了。</P>
生死面前,知法犯法也是常有的。</P>
本以为温县会乱成一团,却没想到处处井然有序,官兵面上都戴着白巾,将口与鼻严严实实地遮住。</P>
氛围实在比路过的其他诸城要好上很多。</P>
柳姒四人为防意外,在路上也都面覆白巾。</P>
马车停在城门口,城外百姓似乎没想到如今这种情况还有人会来温县,都向马车投去好奇的目光。</P>
一下马车,城门口的士兵就上前查问,“干什么的?没有裴明府手令不得进城。”</P>
平意递上玉符等士兵入城通报。</P>
等待的期间柳姒仔细观察了周围。</P>
大多人虽都因病痛面色蜡黄,但眼中却不如其他流民那般带着绝望麻木,反而有着一丝希望。</P>
几个穿着大褂的道士在人群中格外显眼。</P>
柳姒朝一个忙碌的青色身影走去,“李道人,好久不见。”</P>
那青色身影停了给一妇人诊脉的手,转头见是柳姒后站起身。</P>
“善信来了。”他道。</P>
柳姒问:“不知我来得迟不迟?”</P>
亲眼目睹之前,对于柳姒来说,洛州水患只是她前世在文字中窥见的一场天灾。</P>
——永康二十四年夏,六月,己亥。洛州大雨,黄河暴涨,坏官寺、民居,水退大疫,民死者甚众。遣使巡问赈贷,死者官给棺槥。</P>
苦难被写成寥寥几行字。</P>
柳姒不曾亲身经历过,所以并不能感同身受;但等惨状摆在眼前后,她开始思考一件事。</P>
仅仅只是提前写信提醒裴简一人,是对的吗?毕竟除了温县,还有其他地方也在遭难。</P>
而柳姒冷眼旁观其他人的苦难这一行为,又是对的吗?</P>
她在路上见过妇人抱着死去的孩童悲痛欲绝;也见过子女为溺死的老父刨土埋掩;还见过亲人之间为一块草根大打出手。</P>
她从进入洛州就开始后悔,后悔不该只做那么一点,后悔将洛州当作争权的工具。</P>
于是她问李衡子,她是不是来迟了。</P>
李衡子说:“善信已经做得很好了。”</P>
如果没有柳姒的提醒,温县死伤只会比如今更重。救万人是救,救百人是救,救一人也是救。</P>
城门口传来动静。</P>
“裴明府!”</P>
人群中有人喊道。</P>
“裴明府来啦!”</P>
柳姒转身,见裴简从城内出来,周围的百姓见此纷纷站起身相迎,面上无一不是崇拜感激。</P>
裴简未着官袍,而是与普通百姓无异的青灰色布衣,眼下透着疲惫,向柳姒而来。</P>
他撩袍欲拜,被柳姒抬手止住。</P>
见柳姒摇头似不欲张扬,于是裴简拱手轻声道:“公主。”</P>
柳姒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人比几月前要清瘦许多。</P>
他自收到柳姒的信后日夜为水患之事操劳。期间自然有不少人反对,说他此举毫无意义,但他仍还是一意孤行。</P>
等到涨水那日,他的一意孤行被上天证实是对的,于是温县百姓纷纷赞裴简有先见之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