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的暑假开始,我每个周末都不在家,一到周末就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在等着我。于是,我开始患上周末恐惧症。每周前三天相安无事,从周四起,我开始坐立难安,脾气暴躁。
为了"小妖"的电视剧,夏末的时候我飞往哈尔滨。去之前,制片人曲姐告诉我哈尔滨已经开始降温,要我多带些衣服。于是我很滑稽地拎着一个大箱子,带着我冬天的厚外套出了门。结果到了那里才发现气温依然很高,一点儿也不比江苏冷。没有合适的衣服穿,我只好每天呆在宾馆里写剧本。我开始动笔以后才发现我自己其实根本就不会写剧本,那和写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吉林艺术学院的付强老师搬了个大黑板到我房间里,画了无数的线条和圈圈,想让我明白剧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我有时候豁然开朗,有时候陷入更深的迷糊状态,特别郁闷,也特别搞笑。
那一个月,我就差吐血了。
冯海的电话就是这时候打来的,打到了哈尔滨我住的宾馆里,她说她要稿子,她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
我正被剧本折磨得头昏眼花,很干脆地跟她说:不行。
她很温和地说:没事呀,我可以等。
我于是更干脆地说:两年后再说吧。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更加温和地说:行。
但事实上,只有两个月,我就已经跟她笑嘻嘻地签下了合同,还每天像多年的好朋友一样在QQ上骂过来骂过去。
有时我也会想想:咦?怎么稿子就给了她了呢?
我一向是这样,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后来就索性不去想它了。但这件事告诉我一个真理,你永远也不能小看一个博士。特别是一个女博士。
冯海就是一个美丽的女博士。
如果去掉很厚的眼镜,她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女编辑,我曾经这样俗气地建议过,但是她很严肃地对我说:"镜片代表的是份量,你不懂的。"
不过大多数时候,冯博士会同意我的意见,她总是谦虚地说:"向你学习。"
汗~也不知道她能向我学什么。
这就是聪明,学不来的。
好像有点偏题了,现在说回这本书。
书名是早就想好了的,大约是两年前,我在网上认得了一个小姑娘,她就叫这个网名,她用这个名字进入聊天室的时候,引来了许多"惊艳"的目光。后来,我在南京的一次签售会上见到了她,一个看上去特别舒服的女生,她送我礼物,一条非常漂亮的细细的链子,是我少女时代特别向往的那种,她在信中对我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条链子,所以要送给喜欢的人。
她看我的书,看了很多年。
她还说她心情很好或不好的时候都喜欢一个人去吃火锅。我一直想告诉她,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陪她吃一次火锅,还有,我要买一条她喜欢的"淑女屋"的裙子送给她,希望她可以拥有一个个"裙摆摇摇"的美丽夏天。
后来,在网上登出一部分后,有很多人对这本书的名字表示不太满意,我也曾为了想"更好"的书名弄得一个晚上无法安睡,出版社甚至还出了千元大奖来替我征书名,有很多的读者来替我出主意,我每天看上千封的Eail看得我头晕眼花,可始终也没有挑出满意的来。直到我看到一封骂我的信,那封信说:饶雪漫同志,你也太没有自信了,难道你非要靠一个书名来吸引读者吗,没出息!相信你自己,就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不稀罕千元大奖,别改来改去的了,行不?
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