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外星生命体的数据(2 / 2)

毕竟,这直接关乎到它们是否有办法获取充足而又相对稳定的能源供给,进而保障整个族群得以长久地延续下去,不断繁衍壮大。”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从生理学角度来审视,这些奇特的生命体竟然还拥有着超乎想象的超氧化物代谢能力,这种卓越的机能使得它们可以轻松应对各种复杂恶劣环境带来的挑战。

与地球上绝大多数依靠氧气参与氧化反应从而获取能量的生物截然不同,这些奇特的生命体展现出了令人惊叹不已的生存智慧。

它们竟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分解深藏在土壤之中的高氯酸盐以及铁氧化物,并且从这一过程当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然而,仅仅具备独特的能量获取方式还远远不够。

要想在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繁衍生息,它们还需要想出其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便是针对液态水极易挥发这一棘手问题所演化出来的奇妙方案——拥有一套别具一格的固态体液系统。

这套神奇的体液并非像我们常见的那样以水为主体,而是采用了低熔点金属作为循环介质。”

“如果说上述特点已经足以让人啧啧称奇,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它们强大无比的抗辐射能力和出色的隔热机制,则更是将其超凡脱俗之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论及这一关键特性的时候,就绝对不能不提到那层层叠叠的生物矿化甲壳。

这简直就是大自然这位伟大艺术家巧夺天工的杰作!

它精妙绝伦地融合了所在行星上数量众多且高度富集的二氧化硅、氧化铁等各类矿物质成分,最终成功构建起一层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天然辐射屏蔽层。

每当有人小心翼翼地轻敲其外表之时,都会听到一阵清脆悦耳但又略显空洞的铛铛声悠悠传来。

经过深入探究之后才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其内部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却又精巧细腻的多孔结构。

这些神奇的生物所拥有的多层复合甲壳结构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它们那坚如磐石的外层之上,紧密地覆盖着一层极其细微且仅有纳米级别大小的氧化铁晶体层。

这种独特的物质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般璀璨夺目,散发出一种暗红色的金属光泽,仿佛是深埋于地底历经数千年岁月沉淀而成的神秘宝石,其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足以让人为之倾倒。

当阳光洒落在这些甲壳表面时,那暗红色的光芒便会如同灵动的火焰一般跳跃舞动起来,时而耀眼夺目,时而黯淡柔和,变幻无穷,给人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凑近观察,可以看到那些微小的氧化铁晶体呈现出规则而精致的排列方式,就像是大自然这位伟大艺术家精心雕琢的杰作。

每一颗晶体都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这坚固无比的防护铠甲。”

“这种特殊的氧化铁晶体层可不只是徒有其表,它的实际功能更是强大得超乎想象。

首先,它能够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高效地反射来自太阳的强烈紫外线,从而为甲壳内的组织提供了一道坚实可靠的防护屏障,使其免受紫外线带来的损害。

其次,这层氧化铁晶体还有一项令人称奇的本领——它可以巧妙地将多余的热量转化为生物电能。

如此一来,这个小小的甲壳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微型的能源工厂,源源不断地产生着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再往里看,处于中层位置的是一种名为多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奇妙材料。

这种材料以其卓越非凡的隔热性能着称于世。

无论是白天酷热难耐的高温,还是夜晚寒冷刺骨的低温,都无法穿透这层坚固的隔热盾,对甲壳内部那些较为脆弱的部分造成任何影响。

它就像是一位忠实的守护者,始终坚守岗位,扞卫着内部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最后来到最内层,我们会发现这里存在着一层由硫细菌构成的共生膜。

这些神奇的微生物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它们可以分解那些不慎从甲壳裂缝处渗入的二氧化碳分子。

通过这一精妙的化学反应过程,硫细菌们成功地从中获取到了极为珍贵的碳源。

这些碳源对于它们自身的生长和新陈代谢来说至关重要,是支持它们存活下去的关键养分来源。”

“如此这般操作下来,不但达成了资源得以高效率运用这一目标,而且还给整个系统持续不断地供应着充足的能量支撑。

不仅如此呢,就在那坚硬无比的甲壳表皮之下,竟然巧妙地镶嵌进了一些蕴含着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囊泡。

要知道,这些极其细微的囊泡可有着令人惊叹不已的神奇本领哦!

它们能够借助周边环境里存在的电磁场,进而实现对于自身排列方式极为精准的掌控。

每当白昼如期而至,阳光变得异常炽热的时候,这些囊泡就好像接收到了某种神秘指令一般,会非常自觉地自动展开,最终形成一面宛如镜子般光滑平整的反射膜。

这样一来呀,就能大幅度地降低对太阳热能的吸收量啦!

然而,一旦夜幕悄然降临,气温骤然下降之时,那些原本分散开来的囊泡又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聚拢到一块儿,紧密地组合成为一片片色泽深沉的斑块。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变化,使得生物体内向外散发红外线热量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强。

如此一来二去,不管外界的温度如何变幻莫测,都能保证生物始终安安稳稳地处在一个最为适宜的温度范围当中哟!”

(这章...算是摸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