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解除禁书令?可能吗?(2 / 2)

“陛下,请您念在扶盛长途跋涉,购买战马有功,留他一命。”</P>

王翦叹了一口气,为扶盛求情。</P>

战马对大秦的重要性,王翦再明白不过了。</P>

李信也拱拱手,“陛下,请您三思。”</P>

【啧啧啧,不得了。】</P>

【为什么不能解除禁书令?解除禁书令,大秦就会乱?开什么玩笑?】</P>

【禁书令可以解除,但大秦依旧法治治国,不就好了,外儒内法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P>

嬴政的脸色由白转青,太阳穴上的青筋暴起,满腔怒火正要喷发,就听到秦风不紧不慢的吐糟声。</P>

外儒内法?</P>

这是什么意思?</P>

“秦风,你怎么看?”</P>

对于嬴政突然的转变,李斯也摸不着头脑。</P>

大秦一贯不是依法治国吗?</P>

自从焚书坑儒以来,实行法治,国内环境空前稳定,六国余孽也很少动荡。</P>

事实证明,法治是有成效的。</P>

陛下还有什么疑虑吗?</P>

扶苏的身子一愣,捏了捏秦风的小手,示意他不要乱说话。</P>

秦风给了扶苏一个放心的眼神,站了出来,顿了顿,道:“自禁书令以来,大秦国内局势虽然稳定下来,有很多制度存在缺陷,若不尽快改正,恐后患无穷。”</P>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而自禁书令以来,文化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大秦的发展和继承,长此以往,国必亡。”</P>

【皇爷爷,不要看着如今国内祥和,保持了短时期的稳定,实际上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漏洞。】</P>

【为什么大秦会在二世而亡?也有这个原因。】</P>

闻言,嬴政的脸色铁青一片,心里打颤,陷入沉思。</P>

什么?</P>

秦二世而亡?</P>

大秦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还修了长城,二世而亡?</P>

就是因为严苛的法治吗?</P>

“哦?”李斯拧着眉头,怒道:“还望小公子不要胡说八道。”</P>

“如今大秦海内安定,难道小公子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吗?”</P>

扶苏推崇儒家思想,小公子是他的儿子。</P>

帮着扶盛解除禁书令后,又恢复到百家争鸣状态,或者说,小公子觉得儒家治国才是大秦延续的根本方法。</P>

搞不好,实行儒家思想后,大秦会分裂成数个小国家,那么大秦历代君主的努力将毁于一旦。</P>

不,这种事绝对不能发生。</P>

“丞相不要夸大其词,风儿不是这个意思,你且听他说完。”</P>

扶苏一甩袖子,冷冷地瞪向李斯。</P>

其中一个法系官员当即站出来反驳:“扶苏公子此言差矣,李丞相说得有道理,法治使我大秦强大,统一六国,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为何要改变治国理念?”</P>

其他法系官员见状,也纷纷站出来反驳:“臣附议!”</P>

“臣也附议!”</P>

“……”</P>

胡亥见状,勾了勾唇角。</P>

小侄儿,这段时间你太飘了,竟敢触碰父皇的死穴,这下,不仅是你的属下扶盛,就连你也逃不了被惩罚的命运。</P>

这么好的戏,他也要插一脚。</P>

“父皇,正是因为法治,我大秦内外安定,不仅一统六国,就连民间也很少有大案要案发生,风小侄儿竟想解除禁书令,这不是想让大秦动乱吗?”</P>

“那扶盛是儒学博士,解除禁书令怕是为了扶儒学上位,到时候国将不国。”</P>

“儿臣虽然人微言轻,也知道法治的重要性,望父皇三思!”